时间: 2025-04-23 05:0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08:33
《哀二僧》
作者:刘克庄
子瞻词里贬眉汉,
鲁直诗中返哺僧。
针,血写南山。
来似。不曾,。
在苏轼的词中贬斥了眉山的汉子;在鲁直的诗中却描绘了回报恩师的僧侣。针和血写就了南山的悲伤。来者似乎无从得知,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孟恺,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擅长写诗词,风格独特,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哀二僧》是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往的追思,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哀二僧》通过提及著名的文学人物苏轼和鲁直,展现了诗人与前人的情感连接。诗中的“针”和“血”象征着深厚的情感和痛苦,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牵连与责任。南山作为背景,增添了诗的沉重感,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表的哀伤。刘克庄在此诗中不仅仅是怀念二僧,更是在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持对彼此的忠诚与感恩。整个诗句简练而富有深意,留给读者充足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师恩的感激,深刻反映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历史的无情,展现了刘克庄对社会及人性的思考。
《哀二僧》中的“子瞻”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南山”主要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富饶
D. 安静
诗中“针”和“血”代表什么?
A. 荣耀与成功
B. 友情与爱情
C. 深厚的情感与痛苦
D. 时间与历史
《水调歌头》与《哀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