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漆园》

时间: 2025-04-22 09:49:00

诗句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49:00

原文展示

漆园
作者:王维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

白话文翻译

古人并不傲视官职,而是自愿远离世俗事务。
我偶尔担任一个小官,闲暇时在几棵摇曳的树下徘徊。

注释

  • 古人:指古代的圣贤或知识分子,强调他们的品德与追求。
  • 傲吏:傲慢的官吏,这里用以指代那些轻视世俗的人。
  • :缺乏,远离。
  • 经世务:处理世俗事务,涉及政治和社会事务。
  • 微官:小官,地位较低的官职。
  • 婆娑:形容树木摇曳的样子。

典故解析

这首诗体现了王维对古人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淡薄态度,体现了道家和隐士文化的影响。古人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非名利和权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以山水诗和田园诗著称,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哲理和自然之美。王维的诗风兼具佛教和道教思想,常表现出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怀。

创作背景

《漆园》创作于王维担任小官期间,反映了他对官场的不屑与对自然的向往。他在政治上不求功名,而更喜欢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与宁静,符合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理念。

诗歌鉴赏

《漆园》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哲理,展现了王维对古人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官场生活的淡薄态度。诗中提到的“古人非傲吏”表明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与反思,显示出他对古代圣贤处世态度的认可与向往。王维在诗中以“偶寄一微官”自谦,体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淡化,表明自己并不在意官职的高低,而更重视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句“婆娑数株树”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自然图景,突显出诗人的闲适心境与对生命本真的向往。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简约的笔触传达了深刻的哲思,表现了王维对生活、自然和自我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人非傲吏:古代圣贤并不以官职自傲,与当今的官员形成鲜明对比。
  2. 自阙经世务:他们选择不参与世俗的事务,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3. 偶寄一微官:作者偶尔担任一个小官,这里的“偶寄”有随意的意思。
  4. 婆娑数株树:在几棵摇曳的树下徘徊,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各有两个分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官场比作世俗事务,表现出对名利的超然。
  • 拟人:树木的“婆娑”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理想境界的向往,抒发对世俗名利的厌倦,追求自然和宁静的心情,反映了王维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人:象征理想和圣贤的生活态度。
  • 微官:代表作者对世俗权力的漠视。
  • :象征自然,代表宁静和和谐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维在《漆园》中提到的“古人非傲吏”,意指什么?
    A. 古人高傲自大
    B. 古人谦虚而不以官职自傲
    C. 古人热衷于名利

  2. 诗中的“婆娑”指的是什么?
    A. 树木摇曳的样子
    B. 风的声音
    C. 水的流动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对世俗名利的追求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古代文化的否定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王维的《漆园》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但王维更倾向于隐逸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豪放人生的向往。两者的风格各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王维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

相关查询

古意 辛酉冬泽州署中柬王仲昭 秋夜读书 调外 武夷毛竹洞 乌石潭 荔支香新歌曲 湖上观晚霞 酬卢仝见访不遇题壁 过虞部欧祯伯先生蘧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沾花惹草 包含烧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唧的词语有哪些 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磕巴 超然象外 目字旁的字 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耆老久次 亡不旋踵 万无一失 昼度夜思 制数 内疚神明 起火 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