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时间: 2025-04-26 12:28:07

诗句

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

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

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8:07

原文展示: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王维

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
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
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三即将前往密州觐见皇帝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描绘了南方的道路漫长而悠远,东边的郊外却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停留。诗人怀念与崔三一起共度的时光,但如今只能独自倚门,感到忧愁。路途绕过天山,雪景如画,而自己的家却临近海边的秋树。鲁连的功绩尚未得到回报,不要轻易去追逐那沧海的浮名。


注释:

字词注释:

  1. 南陌:指南边的乡间小路。
  2. 悠悠:形容道路漫长。
  3. 扇枕:扇子和枕头,象征着亲密的友谊和共同的生活。
  4. 倚门愁:指在门口独自思念,感到忧愁。
  5. 鲁连:指鲁连,历史上以直言敢谏著称的人物,象征着忠臣。
  6. 沧洲:泛指广阔的海洋,象征浮华的名利。

典故解析:

  • 鲁连:鲁连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名士,以敢于直言而著称,诗中提到他未能报效国家,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以山水诗和田园诗闻名,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维的晚年,当时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声望,但内心对政治的失望感愈发加重。崔三的出发使他想起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送别诗。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南陌的悠长与东郊的停留,表现出对崔三即将启程的依依不舍。诗的开头“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便展现了路途的漫长和时间的珍贵,预示着离别的苦涩。

接下来的“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崔三之间深厚的情谊。扇子和枕头是生活中亲密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突显了他们曾经的欢聚与共享的时光。而如今,独自倚门的忧愁则让人感受到离别的孤独与无奈。

“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天山的雪与海边的秋树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一句“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鲁连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寓意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世事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王维特有的艺术风格,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让人感受到浓郁的离愁别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陌去悠悠:描绘了南方的乡村小路,漫长而遥远,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2. 东郊不少留:东边的郊外,时间似乎也不够,让人感到匆忙。
  3. 同怀扇枕恋:回忆与崔三一起的时光,使用“扇枕”象征亲密的友谊。
  4. 独念倚门愁:独自在门口思念朋友,感到忧愁。
  5. 路绕天山雪:旅途绕过天山,雪景美丽,暗示前路的艰险。
  6. 家临海树秋:诗人的家在海边,秋天的树让人感到凄凉。
  7. 鲁连功未报:提到鲁连,表明对忠臣的追忆与对理想的追求。
  8. 且莫蹈沧洲:劝诫不要轻易追求名利,象征着对浮华的警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形成对比与平衡。
  • 意象:如“扇枕”与“倚门”,通过物象传递内心情感。
  • 比喻:将人生比作旅途,表达离别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王维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无常的反思,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世事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南陌:象征乡愁与离别的道路。
  2. 扇枕:象征友谊与亲密的生活。
  3. 天山雪:象征旅途的艰险与美丽。
  4. 海树秋:象征孤独与凄凉的心境。
  5. 鲁连:象征忠诚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陌”指的是什么?

    • A. 北方的道路
    • B. 南方的乡间小路
    • C. 西方的城镇
  2. 王维在诗中提到的“鲁连”意指什么?

    • A. 一位商人
    • B. 一位忠臣
    • C. 一位诗人
  3. “且莫蹈沧洲”告诫人们什么?

    • A. 不要追求名利
    • B. 不要远行
    • C. 不要与朋友分别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 孟浩然《春晓》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送崔三往密州觐省》中,情感细腻,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则更为豪放,展现了对友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友谊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显哀愁,后者则充满豪情。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王维诗文集》
  3. 《唐代诗人研究》
  4.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田家三首 白纻词二首效鲍照 踵息斋 调全玉病二首 雨夜怀陈永源山庄 春游昌谷访李长吉故居 风驶浪涌仲达喜其快因作一篇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其五 感遇二十五首 同鲁直无咎游启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包含淋的成语 就事论事 纸被 跃马 泼墨紫 日字旁的字 毫不关心 夔峡 望风响应 三撇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蜗角斗争 数黑论白 包含绁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被窝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