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

时间: 2025-07-27 11:23:44

诗句

读书虽不恶,不读亦自好。

根牙就区别,花实随时老。

耘锄不可无,雨露勿忧少。

我钓不在鱼,一竿寄洲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23:44

原文展示

读书虽不恶,不读亦自好。
根牙就区别,花实随时老。
耘锄不可无,雨露勿忧少。
我钓不在鱼,一竿寄洲岛。

白话文翻译

读书虽然不错,但不读也能过得很好。
树木的根和牙齿自然有区别,花和果实都随着时间而老去。
耕作和锄草是必不可少的,雨露的滋润也不必太在意少。
我钓鱼并不在乎钓到什么,一根钓竿就寄托在这座洲岛上。

注释

  • 読书:阅读书籍,学习知识。
  • :厌恶,此处指不讨厌。
  • 根牙:比喻根基和表面,强调内外之别。
  • 耘锄:耕作和锄草,表示农事劳作。
  • 雨露:指自然的滋润。
  • 钓不在鱼:表示钓鱼的目的不在于捕获鱼的数量,而是一种心境的寄托。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思想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生活情怀相契合。诗人强调内心的满足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溪山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之弟,擅长诗文。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与侄子聚会时,因看到侄子唱和而作。表现了他对读书和生活的看法,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苏辙对读书和生活的独特见解,整个诗篇浑然一体,宛如一幅田园风光的画卷。开篇即以“读书虽不恶”引出主题,表达了阅读的重要性,但紧接着又指出不读书也能自得其乐,显得豁达而洒脱。接下来的“根牙就区别,花实随时老”,则深入探讨了生活的自然法则,强调内外之别与时间的流逝,暗示人们应顺应自然、接受生活的变化。最后两句“我钓不在鱼,一竿寄洲岛”则是对生活态度的总结,钓鱼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表现了一种闲适与宁静的心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读书虽不恶,不读亦自好:说明读书是好的,但不读书的人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 根牙就区别,花实随时老:强调内外的不同以及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 耘锄不可无,雨露勿忧少:耕作是生活的必需,雨露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和顺应。
    • 我钓不在鱼,一竿寄洲岛:表达了诗人对钓鱼的态度,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寄寓了对自然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读书与生活作比喻,体现出哲理。
    • 对仗:如“根牙就区别,花实随时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满足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淡泊。

意象分析

  • 读书:象征知识与智慧。
  • 根牙:象征内外的区别,强调本质与表象。
  • 雨露:象征自然的滋养,强调生活的自然之道。
  • 钓竿:象征闲适的生活态度,寄托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读书虽不恶”意指: A. 读书不好
    B. 读书是好的
    C. 不读书更好
    D. 读书没意义

  2. “根牙就区别,花实随时老”说明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知识的重要性
    C. 自然的美丽
    D. 劳作的艰辛

  3. “我钓不在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A. 渴望财富
    B. 享受过程
    C. 追求名利
    D. 对生活的不满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隐逸生活的哲理。
  • 王维《鹿柴》: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苏辙与苏东坡的诗作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辙更显得淡泊洒脱,而苏东坡则更多表现出豪放的情感。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文选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资政学士王侍郎 张泌东游 竹答柳 叶秘书温知蜀州江原县 次韵和宗人安期见贺恩命之什 史馆赵祠部况通判宿州 初至郡斋书事 代意二首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后苑赏花应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笃而论之 宗庙丘墟 岩趾 尊正 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降结尾的成语 韋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满腹诗书 开山之祖 遑息 融液贯通 股份有限公司 啸侣 辛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