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1:11
送排保甲陈祐甫
作者:苏辙
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
従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
谁言到官舍,旱气裂后土。
饥馑费囷仓,剽夺惊桴鼓。
缅焉礼义邦,忧作流亡聚。
君来正此时,王事最勤苦。
驱驰黄尘中,劝说野田父。
穰穰百万家,一一连什伍。
政令当及期,田闾贵安堵。
归乘忽言西,劬劳共谁语。
我生在西南地区,向往齐鲁的文化。
我在东边的诸侯国工作,结交济南的士人。
谁能想到来到官舍,干旱使得大地龟裂。
饥荒使得仓库空虚,抢夺的声音惊动鼓声。
我怀念礼义的国家,忧虑使得流亡聚集。
您来正是这个时候,国家的事务最为辛苦。
在黄尘中奔波,我劝说乡村的父老。
丰收的百姓家家户户,连着成群结队。
政令应当及时发布,田间和邻里的安堵。
归来时忽然说要向西,辛劳的心情与谁诉说。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庐山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以平易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饥荒频发。诗人表达了对于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个人感受。
《送排保甲陈祐甫》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诗作。苏辙以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对齐鲁文化的崇敬为引子,抒发了对时局动荡、民众困苦的忧虑。诗中描绘了干旱与饥荒对民生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与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在结构上,诗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半部分描绘了个人的成长历程与理想追求,后半部分则转向现实,强调了国家的困境与人民的苦难。诗中“驱驰黄尘中,劝说野田父”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奔波于乡村,劝说农民的情景,展现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这首诗不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也在意象上富于变化,像“干旱”、“饥馑”等字眼,直接触及了当时社会的痛点。诗人在表达忧虑之余,也传达出希望与责任,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民众苦难的关注,以及作为官员的责任感。
诗词测试:
苏辙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齐鲁”象征着什么?
A. 战乱
B. 理想与文化
C. 财富
D. 乡村
诗中的“黄尘”主要象征:
A. 丰收
B. 社会动荡
C. 宁静
D. 乡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苏辙的《送排保甲陈祐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但杜甫更加强调个人的痛苦与历史的沉重,而苏辙则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