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3:27
昨过鹅肫一问津,湾湾绿浦月沦沦。
风吟白露苍葭远,水宿鸥盟雁序新。
五夜星河难向晓,数家老寿莫言贫。
谓余不是柴桑客,何似山中送酒人。
昨天我刚过鹅肫,问道的地方还在。
弯弯的绿水边,月亮清澈如洗。
风中吟唱着白露,远处的苍葭在摇曳,
水边的鸥鸟相伴,雁阵的新歌在天边。
五夜的星河难以见到晨光,
几户人家都已年迈,不再谈论贫穷。
有人说我不是柴桑的旅客,
为何不像山中人那样送来美酒?
作者介绍: 顾玫,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闻名,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以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夜泊之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江南水乡风光,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夜泊为背景,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开篇“昨过鹅肫一问津”,引出了一段旅程的回忆,既表达了对水乡的依恋,又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接着“湾湾绿浦月沦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月光下的水面展现得如梦如幻,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风吟白露苍葭远,水宿鸥盟雁序新”,风和水的互动,鸟儿的飞翔,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写景,更是在抒发对生命的感悟:自然是生命的源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最理想的状态。
最后两句“谓余不是柴桑客,何似山中送酒人”,则是对自身身份的反思与自我定位。与柴桑的旅客相比,诗人更愿意成为山中人,带着酒,分享生活的乐趣。这一转折使整首诗更具深度,抒发了对自然与人文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鹅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水鸟
C. 一种花
D. 一种树
“湾湾绿浦月沦沦”中的“沦沦”形容的是?
A. 风声
B. 水波
C. 月光
D. 鸥鸟
诗人更愿意成为哪种人?
A. 柴桑客
B. 山中人
C. 渡口人
D. 水边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