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01
寒山道,无人到。
若能行,称十号。
有蝉鸣,无鸦噪。
黄叶落,白云扫。
石磊磊,山隩隩。
我独居,名善导。
子细看,何相好。
寒山寒,冰锁石。
藏山青,现雪白。
日出照,一时释。
从兹暖,养老客。
我居山,勿人识。
白云中,常寂寂。
寒山深,称我心。
纯白石,勿黄金。
泉声响,抚伯琴。
有子期,辨此音。
重岩中,足清风。
扇不摇,凉冷通。
明月照,白云笼。
独自坐,一老翁。
寒山子,长如是。
独自居,不生死。
寒山的道路上,无人能够到达。
如果能走到这里,便可称得上是名士。
这里有蝉鸣,却没有乌鸦的喧闹。
黄叶纷纷飘落,白云轻轻扫过。
石头堆积,山峦起伏。
我独自居住,名叫善导。
你仔细看,这里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
寒山是寒冷的,冰封了石头。
藏在山中的青色,显现出雪的洁白。
日出时照耀,瞬间得到解脱。
从今往后温暖,成为养老的客人。
我住在山中,不被人识。
在白云之间,总是寂静无声。
寒山深邃,正是我内心的写照。
纯白的石头,不是黄金的奢华。
泉水潺潺,抚摸着伯牙的琴声。
有子期,能够辨识此音。
在重重岩石中,感受到清风的足迹。
扇子不摇动,凉意徐徐传来。
明月照耀,白云环绕。
我独自坐着,像个老翁。
寒山子,长久如此。
独自生活,不论生死。
作者介绍: 寒山是唐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其生平多与道教、佛教思想相结合,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纷争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出生于动荡的时代,寒山在山中隐居,诗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逃避,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宁静与淡泊。
寒山的《三字诗六首》是其代表作之一,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独处于寒山深处的情景。诗中,寒山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通过对寒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内心的宁静。
诗中反复出现的“寒山”意象,既指代了自然环境,也象征了诗人的孤独与清寂。在这个无人到达的地方,诗人享受着蝉鸣的清脆与黄叶的飘落,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中提到的“日出”、“泉声”等意象,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尽管环境寒冷,诗人依然感受到内心的温暖与安宁。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隐含着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存在的理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体现了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的最后几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强调了在自然中独自生活的自由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的超然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哲学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子期”指的是谁?
A. 诗人
B. 伯牙的知音
C. 隐士
D. 自然精灵
填空题: 诗中反复提到的“寒山”象征着____。
判断题: 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寒山与王维的作品,两者皆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但寒山更强调孤独与超然,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