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6:10
风清物候残,萧洒报将寒。
扫得天衢静,吹来眼界宽。
条鸣方有异,虫思乱无端。
就树收鲜腻,冲池起涩澜。
过山岚可掬,度月色宜看。
华实从兹始,何嗟岁序殚。
风清气爽,物候尚未完全转变,萧条的景象预示着寒意将至。大风扫过,使得道路宁静,眼界也变得宽阔。鸟儿的鸣叫此时显得格外不同,虫子的思绪也变得无穷无尽。树木上收获的果实鲜嫩可口,池塘中泛起的涟漪显得有些涩涩的。山间的云雾仿佛可以用手捧起,月光的景色也显得很合适观看。从此,花果开始孕育,令人感叹岁月的流逝。
作者介绍:穆寂,唐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优雅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蕴含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初春时节,作者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表达对季节转变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清风戒寒》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变化的诗歌。整首诗以清风与寒意的对比为线索,展现了初春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的生机。诗中通过“风清物候残”的描写,引出春天即将来临的主题。随后,作者用“扫得天衢静”表达自然的宁静,传递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鸟鸣和虫思的描写则反映了生命的活力,尽管寒意尚存,生机依旧在悄然萌动。
从“就树收鲜腻”到“冲池起涩澜”,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鲜腻的果实和轻微的水波都象征着生命的滋养与生长。而“过山岚可掬,度月色宜看”更是将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可以触摸到山间的云雾,感受到月光的温柔。在最后,诗人感慨岁序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惋惜,但也暗示着新生命的开始。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寒意的残留,又有春天的希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传达了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诗词测试:
“风清物候残”中的“物候”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物变化
B. 物品的存放
C. 季节的轮换
D. 人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鲜腻”主要形容什么?
A. 水波的状态
B. 果实的口感
C. 风的清凉
D. 鸟鸣的声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