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林芳叔夜雨立春二首》

时间: 2025-04-27 17:57:02

诗句

今春第一雨,飒飒打窗纱。

莫怪妨镫节,惟忧酿雪花。

报晴俄喜鹊,吠早底嫌蛙。

不自知年耄,随人乐岁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02

原文展示

今春第一雨,飒飒打窗纱。
莫怪妨镫节,惟忧酿雪花。
报晴俄喜鹊,吠早底嫌蛙。
不自知年耄,随人乐岁华。

白话文翻译

今春的第一场雨,轻轻地打在窗纱上。
别怪我不想过灯节,只是担心会酿成雪花。
听说天快要晴了,喜鹊在叫,蛙声却让我厌烦。
我还不自觉年纪已高,却依然和别人一样享受春天的美好。

注释

  • 飒飒:形容雨声,像风吹过的声音,生动形象。
  • 打窗纱:指雨水打在窗户的纱窗上,生动描绘了雨的细腻。
  • 镫节:指灯节,元宵节的一种习俗,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庆祝。
  • 酿雪花:比喻天气变化,担心春雨可能导致降雪。
  • 报晴:指天气转晴,喜鹊叫声象征着好消息。
  • 吠早底嫌蛙:指早晨的蛙声让人厌烦,与喜鹊的叫声形成对比。
  • 年耄:形容人年纪大,通常指七十岁以上的人。
  • 岁华:指岁月的美好,春天的景象。

典故解析

  • 灯节:又称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欢乐,是人们祈求吉祥的日子。
  • 喜鹊:在中国文化中,喜鹊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预示着好消息的到来。
  • 青蛙:在春天的夜晚,青蛙的鸣叫常常让人感到春意盎然,但在此诗中却表现出一种厌烦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景思,号清白,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绍兴,卒年不详。他的诗作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体情感为主。陈著的诗歌受到了前人如苏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正值立春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慨及对生活的思考。诗中不仅描绘了春雨的细腻和春天的美好,更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诗歌鉴赏

《次韵林芳叔夜雨立春二首》是一首描绘春雨的诗作。诗的开头“今春第一雨”便引入了春天的主题,雨声“飒飒”如同音乐般在窗外回响,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作者对于春雨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叙述,更是情感的寄托。接着,诗人提到“莫怪妨镫节”,暗示了自己因为春雨而无法参与灯节的活动,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惆怅。

“惟忧酿雪花”,则是对春天气候变化的忧虑。春雨可能会带来意外的寒冷和雪,显示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接下来的“报晴俄喜鹊,吠早底嫌蛙”,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喜鹊的叫声象征着春天的希望,而青蛙的鸣叫却让人感到厌烦,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

最后的两句“不自知年耄,随人乐岁华”,更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诗人在享受春天的美好时,意识到年纪渐长,内心不免生出几分感慨。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思考和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春第一雨:引入春天的主题,第一场雨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飒飒打窗纱:描绘雨声的细腻,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莫怪妨镫节:表达因下雨而无法参与灯节的无奈。
  • 惟忧酿雪花:担心天气变化,会影响春天的气候。
  • 报晴俄喜鹊:喜鹊叫声预示天气转晴,带来希望。
  • 吠早底嫌蛙:对早晨青蛙叫声的厌烦,反映诗人内心的矛盾。
  • 不自知年耄:意识到自己年纪已大,感慨时间的无情。
  • 随人乐岁华:与他人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体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惟忧酿雪花”,把天气变化比作酿酒,生动形象。
  • 拟人:如“喜鹊在叫”,赋予鸟类以人类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命流逝的思考。通过描绘春雨的细腻,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窗纱:暗示着人与自然的隔阂,体现出一种静谧的感受。
  • 喜鹊:象征着吉祥与好消息,传递着对未来的期望。
  • 青蛙:代表着春天的声音,但此处却带有厌烦的情感色彩。
  • 岁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承载着生命的美好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今春第一雨”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第一场雨?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诗中提到的“喜鹊”象征着什么?

    • A. 悲伤
    • B. 吉祥
    • C. 厌烦
    • D. 孤独
  3. “不自知年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什么的感受?

    • A. 年轻
    • B. 年纪大
    • C. 健康
    • D. 富有

答案:1. C;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杜甫《春望》

  • 主题:两首诗均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春望》更多地关注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而《次韵林芳叔夜雨立春二首》则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
  • 情感基调:杜甫的诗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感,而陈著的诗则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临江仙 田间闲步偶成 临江仙 继遁庵兄韵 鹧鸪天 和答寻正道 鹧鸪天·谁伴闲人闲处闲 鹧鸪天 立春后数日,盛寒不出,因赋鄙语, 鹧鸪天 再游青阳峡,奉和遁庵兄韵 鹧鸪天·冷卧空齐鼻吼雷 月上海棠 诗社诸君复相属和,又不免步韵献 月上海棠 冬至后一日,独居无?,复用前韵 月上海棠·老来还我扶犁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事出无奈 轻强 化驰如神 包含莲的词语有哪些 民臣 有治法,无治人 折难 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兵强将猛 黽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三妻四妾 心字底的字 反言 忻适 两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