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及甫坐上分题赋洗竹得百字》

时间: 2025-08-03 16:17:50

诗句

{果刂}竹有旧贯,剪伐未容测。

长身数竿足,丛薄徒累百。

稍令掩翳去,渐放修直色。

要知清明朝,恶者在所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16:17:50

原文展示:

及甫坐上分题赋洗竹得百字 曹勋 〔宋代〕

果刂竹有旧贯,剪伐未容测。 长身数竿足,丛薄徒累百。 稍令掩翳去,渐放修直色。 要知清明朝,恶者在所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砍竹遵循旧例,修剪的程度不可预测。几根长竹足够,丛生的竹子却徒劳地堆积成百。逐渐让遮蔽的部分去除,渐渐展现出修长直立的姿态。要知道在清明的早晨,恶劣的事物需要被遏制。

注释: 字词注释:

  • 果刂:砍。
  • 旧贯:旧例,传统做法。
  • 剪伐:修剪。
  • 长身:指竹子修长。
  • 丛薄:丛生的竹子。
  • 掩翳:遮蔽。
  • 修直色:修长直立的姿态。
  • 清明朝:清明的早晨。
  • 恶者在所格:恶劣的事物需要被遏制。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2-1154),字子建,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清明时节的期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清明的早晨,作者与友人聚会时,分题赋诗,以洗竹为题,表达了对竹子修剪后的美感以及对清明时节的清新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诗中“果刂竹有旧贯,剪伐未容测”一句,既表达了砍竹的传统做法,又暗示了修剪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稍令掩翳去,渐放修直色”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修剪后的美丽姿态,修长直立,清新脱俗。最后两句“要知清明朝,恶者在所格”,不仅点明了时间,还寓意着清明时节的清新与净化,恶事物需要被遏制,体现了作者对清明时节的特殊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果刂竹有旧贯,剪伐未容测:砍竹遵循旧例,修剪的程度不可预测。
  2. 长身数竿足,丛薄徒累百:几根长竹足够,丛生的竹子却徒劳地堆积成百。
  3. 稍令掩翳去,渐放修直色:逐渐让遮蔽的部分去除,渐渐展现出修长直立的姿态。
  4. 要知清明朝,恶者在所格:要知道在清明的早晨,恶劣的事物需要被遏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竹子的修剪和生长,比喻清明时节的清新与净化。
  • 拟人:将竹子赋予人的姿态,如“修直色”。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清明时节的期待,以及对清新与净化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坚韧和清新。
  • 清明朝:象征清新与净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果刂竹”是指什么? A. 砍竹 B. 种竹 C. 画竹 答案:A

  2. 诗中的“修直色”指的是什么? A. 竹子的颜色 B. 竹子的姿态 C. 竹子的气味 答案:B

  3. 诗中的“清明朝”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清晨 B. 清明节 C. 晴朗的早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竹石》:通过对竹石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安石《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诗词对比:

  • 苏轼《竹石》与曹勋《及甫坐上分题赋洗竹得百字》: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但苏轼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曹勋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兴 其三 夏日即事 其三 夏日即事 其二 夏日即事 其一 对镜有感 致方曦 遗简诗 扣舷歌 其二 扣舷歌 其一 灵岩杂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信及豚鱼 车在马前 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修废 飞字旁的字 陵厉雄健 磨拂 鹘入鸦群 每时每刻 哴呛 手字旁的字 遁开头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包含高的成语 心字底的字 尸居龙见 肆夏 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