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5:25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石答竹 卢仝 〔唐代〕
石报孤竹君,此客甚高调。共我相共痴,不怕主人天下笑。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不要儿女扑,不要春风吹。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此客即西归,我心徒依依。我欲随客去,累重不解飞。知弟虚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报之。
石头对孤竹君说,这位客人非常高调。与我一同痴迷,不怕主人天下人的嘲笑。我不是蝴蝶儿,也不是桃李枝。不需要孩子们扑打,不需要春风吹拂。苔藓印在我的脸上,雨露使我的皮肤粗糙。因此他不嫌弃我,突然间感到被了解。这位客人即将西归,我心中徒然依依不舍。我想随他去,但沉重得无法飞翔。知道弟弟虚心也待客,这位客人该如何共同回报呢?
作者介绍: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字玉川,号玉川子,河南洛阳人。他的诗风独特,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卢仝的诗歌在当时并不十分流行,但后世评价颇高,尤其在宋代受到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中的一首,通过石头与竹子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中石头自比,竹子比喻友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石头与竹子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慨。石头自比,竹子比喻友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痴、不怕嘲笑的情感。诗中“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形象地描绘了石头的自然状态,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无法随行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离别。通过石头与竹子的对话,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痴、不怕嘲笑的情感,以及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和无法随行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石报孤竹君”中的“孤竹君”指的是什么? A. 石头 B. 竹子 C. 蝴蝶 D. 桃李枝
诗中“我非蛱蝶儿,我非桃李枝”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石头不是蝴蝶和桃李枝 B. 石头是蝴蝶和桃李枝 C. 石头不喜欢蝴蝶和桃李枝 D. 石头喜欢蝴蝶和桃李枝
诗中“苔藓印我面,雨露皴我皮”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A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