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许石》

时间: 2025-05-02 05:59:16

诗句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9:16

原文展示: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许石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白话文翻译:

石公讲述道理,每一句都超凡脱俗。 真正的相知在于了解彼此的心,怎会怨恨主人与客人的身份。 过错之后应当归来,早晚都不会有灾难。 主人确实是个贤人,多半不会责怪。

注释:

  • 石公:指诗人自己,卢仝自称。
  • 出凡格:超出一般人的见解或表达。
  • 相知贵知心:真正的朋友在于了解彼此的内心。
  • 过须归去来:犯了错误后应该回来改正。
  • 旦晚上无厄:早晚都不会有困难或灾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字玉川,号玉川子,与韩愈、孟郊等人为友,诗风奇崛,有“诗鬼”之称。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仝在与友人的赠答诗中的一部分,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信任,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行为的自信。诗中“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负,也显示了他对友人的尊重和信任。“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则强调了友情的真谛在于心灵的相通,而非外在的身份和地位。最后两句“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对友人的期待,相信友人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诗人自称为“石公”,表达自己言论的非凡和超群。
  2.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强调真正的友情在于心灵的相通,而非外在的身份。
  3.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自信,相信即使有过错也能得到理解和宽恕。
  4.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相信友人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修辞手法:

  • 出凡格:比喻,形容言论或见解超出常人。
  • 相知贵知心:对比,强调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自我认知,通过表达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意象分析:

  • 石公:诗人自称的形象,象征着坚定和超凡。
  • 相知贵知心:心灵相通的意象,象征着友情的真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公”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个历史人物 答案:A

  2. “相知贵知心”强调的是什么? A. 身份和地位 B. 心灵的相通 C. 外在的物质 答案:B

  3. 诗中“过须归去来”表达了什么? A. 对过错的后悔 B. 对过错的自信 C. 对过错的逃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卢仝的其他诗作,如《月蚀诗》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韩愈的《师说》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卢仝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 病起答关景晖 题谷熟驿舍二首二 自蒲赴湖早行作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十九 惜分飞(别吴作) 复和定国惠竹皮枕谑句 扬州杂咏七首 元符戊寅与无斁弟卜居缗城东述情 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刀旁的字 五行阵 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铜铸铁浇 笑处藏刀 閠字旁的字 腮结尾的成语 包含飘的词语有哪些 缺斤短两 包含混的成语 被褥 双人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hi-fi 一熏一莸 轻机 虎字头的字 当场出丑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