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9:16
原文展示: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许石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白话文翻译:
石公讲述道理,每一句都超凡脱俗。 真正的相知在于了解彼此的心,怎会怨恨主人与客人的身份。 过错之后应当归来,早晚都不会有灾难。 主人确实是个贤人,多半不会责怪。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字玉川,号玉川子,与韩愈、孟郊等人为友,诗风奇崛,有“诗鬼”之称。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仝在与友人的赠答诗中的一部分,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信任,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行为的自信。诗中“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负,也显示了他对友人的尊重和信任。“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则强调了友情的真谛在于心灵的相通,而非外在的身份和地位。最后两句“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对友人的期待,相信友人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自我认知,通过表达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石公”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个历史人物 答案:A
“相知贵知心”强调的是什么? A. 身份和地位 B. 心灵的相通 C. 外在的物质 答案:B
诗中“过须归去来”表达了什么? A. 对过错的后悔 B. 对过错的自信 C. 对过错的逃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卢仝的其他诗作,如《月蚀诗》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韩愈的《师说》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