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许石》

时间: 2025-08-01 06:51:53

诗句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6:51:53

原文展示: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许石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白话文翻译:

石公讲述道理,每一句都超凡脱俗。 真正的相知在于了解彼此的心,怎会怨恨主人与客人的身份。 过错之后应当归来,早晚都不会有灾难。 主人确实是个贤人,多半不会责怪。

注释:

  • 石公:指诗人自己,卢仝自称。
  • 出凡格:超出一般人的见解或表达。
  • 相知贵知心:真正的朋友在于了解彼此的内心。
  • 过须归去来:犯了错误后应该回来改正。
  • 旦晚上无厄:早晚都不会有困难或灾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字玉川,号玉川子,与韩愈、孟郊等人为友,诗风奇崛,有“诗鬼”之称。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仝在与友人的赠答诗中的一部分,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信任,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行为的自信。诗中“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负,也显示了他对友人的尊重和信任。“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则强调了友情的真谛在于心灵的相通,而非外在的身份和地位。最后两句“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对友人的期待,相信友人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诗人自称为“石公”,表达自己言论的非凡和超群。
  2.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强调真正的友情在于心灵的相通,而非外在的身份。
  3.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自信,相信即使有过错也能得到理解和宽恕。
  4.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相信友人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修辞手法:

  • 出凡格:比喻,形容言论或见解超出常人。
  • 相知贵知心:对比,强调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自我认知,通过表达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意象分析:

  • 石公:诗人自称的形象,象征着坚定和超凡。
  • 相知贵知心:心灵相通的意象,象征着友情的真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公”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个历史人物 答案:A

  2. “相知贵知心”强调的是什么? A. 身份和地位 B. 心灵的相通 C. 外在的物质 答案:B

  3. 诗中“过须归去来”表达了什么? A. 对过错的后悔 B. 对过错的自信 C. 对过错的逃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卢仝的其他诗作,如《月蚀诗》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韩愈的《师说》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卢仝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晋门。再吟 三国门。鲁肃 三国门。吴后主 春秋战国门。华元 前汉门。平津侯 前汉门。刘圣公 六朝门。谢举 春秋战国门。颜回 唐虞门。舜妃 春秋战国门。武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死无贰 靡草 众怒难犯 数墨寻行 麻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螳臂自雄 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鬼聪明 连甍接栋 歹字旁的字 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七死七生 矫世励俗 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裸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