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3:14
雨余迟日放晴天,
春入园林点化仙。
为约奚囊行秀野,
更看花岛媚清川。
杖头买醉多逾百,
笑里挥金知几千。
一段清狂谁会得,
谩将高兴付诗传。
雨后,阳光迟迟放晴,春天悄然走进园林,仿佛是点化了仙境。为了约定与朋友一起游玩秀丽的野外,更希望能观赏到花岛映衬着清澈的河川。手杖下我买醉,花费已超过百金,笑容中挥霍的金钱又有多少呢?这一段狂放的心情,谁能理解呢?只好将这份快乐写成诗歌流传。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风清新洒脱,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作于春游之际,诗人借游玩之机,表达对春天的欣赏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慨。社会背景为宋代,文化繁荣,文人雅士常聚集于自然山水之中,吟诗作对。
《和春游三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心中自由洒脱的情怀。诗的开头以“雨余迟日放晴天”描绘了春雨后的晴朗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接着“春入园林点化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如同仙境一般,诗人似乎在此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沉浸于自然的魅力之中。
在随后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约定与友游玩的情景,将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和自然美结合在一起。特别是“杖头买醉多逾百,笑里挥金知几千”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酣畅淋漓饮酒作乐的场面,同时也隐含了对物质享受的反思,表达了对金钱的轻视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最后两句“清狂谁会得,谩将高兴付诗传”则回归到内心的独白,诗人自问这种狂放的快乐又有谁能理解?于是将这份清狂和愉悦化为诗歌,借以传达给后人。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情感表达,体现了春游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狂放生活态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中“雨余迟日”指的是什么天气状况?
诗人通过“杖头买醉”表达了什么心情?
诗的最后一句“谩将高兴付诗传”意指:
这篇诗词赏析与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廖行之的《和春游三首》,并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