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09
《坟院新篁 其二》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世更日月几昃盈,
依然有谷中窈冥。
脩筠夹道互经纬,
宛如一机翠织成。
非繇培植得揽玩,
何异不稼而有囷。
箨龙个个出头角,
密者栉比疏犹簪。
婵娟色媚已映月,
团栾气合行屯云。
雨馀寻丈忽耸拔,
其上速若鸢肩腾。
中边别种相间簉,
又类润玉陪清冰。
我将于此事著述,
编摩自足供杀青。
此君时对吐秀句,
榆境亦不孤閒身。
凉床滑簟午睡足,
坐听雅奏来风声。
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美景。时光飞逝,日月交替,但山谷中的竹林依旧深邃。竹子成行,交错成网,宛如精致的织物。若不是经过人的精心栽培,怎会有如此丰盈的竹林?竹子如龙般昂首挺立,密集的像梳子,稀疏的像簪子。竹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气息如云般聚集。雨后,竹子突然拔地而起,生机勃勃,仿佛像燕子一样飞翔。竹子间或有不同品种相互交错,像润泽的玉石陪伴着清冰。我想在这里写作,整理思路,已足够让我完成作品。这位朋友时常吟咏诗句,身处此地也不感到孤单。午睡在凉爽的床上,静静听着风声中传来的雅乐。
卫宗武,宋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竹、梅、山水为题材,体现了文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坟院新篁 其二》创作于宋代,正是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生长与变化,传达出对于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清雅生活的追求。
《坟院新篁 其二》通过描绘竹林的生机与美丽,展现了自然的魅力以及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灵感。诗中对竹子的细致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景物的观察能力,也表现了他对生命、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世更日月几昃盈”便引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后面竹林的永恒形成鲜明对比。竹子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生命力的代表。诗人在竹林中感受到的宁静和雅致,体现了他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诗中的意象,如“婵娟色媚已映月”,赋予了竹子一种生动的生命力,仿佛在与月亮对话,给予读者一种视听上的享受。此外,诗人将写作与自然的结合,通过“我将于此事著述”表达了在竹林中创作的灵感来源,体现了文人对于自然的依恋与感悟。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晰流畅,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诗中蕴含的悠然自得、闲适自适的情怀,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林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文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竹为媒介,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诗中提到的“脩筠”指的是什么?
“箨龙个个出头角”中的“箨龙”指的是?
诗人希望在竹林中进行什么活动?
卫宗武的《坟院新篁 其二》与郑板桥的《竹石》都以竹为题材,但卫宗武更侧重于竹林的生机与自然之美,而郑板桥则表现出竹子的坚韧与高洁。两者都体现了文人对竹的喜爱与赞美,但风格各有不同。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坟院新篁 其二》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