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2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26:24
满江红 题徐积馀所藏郑苕仙女史《百花图卷》
作者: 戴青 〔清代〕
珠户春闲,把百万红紫细描。
怪脂痕总兼虹气,付与生绡。
写照恰如人意好,品花应爱女贞高。
蓦惊心,烽火照扬州,春影销。
红羊劫,运难消。
绿杨郭,土全焦。
葬二分明月,鹃泪如潮。
黯淡画裙沉蝶冢,飘零粉钿没虹桥。
把江南,无数万花魂,图画招。
春日的闲暇时光,我细致描绘着窗外的红紫花朵。
那些奇异的脂痕和虹气,似乎都倾注在这轻纱之中。
画中的景象正如人们所愿,品味花朵,必定钟爱那高洁的女贞。
突然心中一惊,烽火照耀着扬州,春光消逝无踪。
红羊的劫难,命运难以逃脱。
绿杨的郭外,土地已被烧焦。
明月的两分,葬送在这悲切的时刻,杜鹃的泪水如潮水般涌动。
黯淡的画裙沉没在蝶的坟茔,飘零的粉钿消失在虹桥之上。
在这江南,数不清的花魂,被画卷所召唤。
作者介绍:戴青,清代诗人,擅长词赋与诗歌,风格典雅,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题材。他的作品反映了清代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背景与当时的历史动荡相关,诗中提及的扬州烽火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与哀伤,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人间苦难的感慨。
这首《满江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然而在美的背后,蕴含着对战乱与苦难的深切反思。开篇的描绘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出红紫花朵的娇艳与春日的闲适。诗人在这幅充满生机的画面中,巧妙地引入了对战争的思考,烽火的照耀不仅照亮了扬州的天空,也将春光化为乌有,令人的心灵受到重创。
在对比美与悲之间,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出一种强烈的对照。明月的葬送与杜鹃的泪水象征着失去与悲伤,花魂的召唤则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人间的苦乐。最终,诗人以“无数万花魂”的召唤结束,似乎在呼唤那些因战乱而失去的生命与美好,寄托了他对和平与美好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春天的美丽与战争的残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苦难的思考,传递出对和平的渴望与人间情感的深刻洞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描绘春天时使用了哪些颜色?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鹃泪如潮”主要表达的是___。
判断题:整首诗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满江红》与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满江红》更侧重于对战争的深思,而《春夜喜雨》则强调了自然的恩惠与生命的复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