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方曼倩》

时间: 2025-04-26 03:44:28

诗句

避世依金马,浮沉豹尾中。

借车心自壮,割肉气何雄!

学岂干时富,财因取妇空。

堂堂责董偃,真有大臣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28

原文展示:

东方曼倩
作者: 吴雯 〔清代〕

避世依金马,浮沉豹尾中。
借车心自壮,割肉气何雄!
学岂干时富,财因取妇空。
堂堂责董偃,真有大臣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财富、权力的思考。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金钱与名利的世界中游荡,尽管心中有壮志,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接着,诗人质疑学问是否真的能帮助他获得财富,认为金钱的来源往往是虚幻的。最后,诗人提到董偃,赞美他真正具备大臣的风范,表现出对理想的向往。

注释:

  • 金马:象征财富与奢华的马车。
  • 豹尾:比喻浮沉不定的生活状态。
  • 借车:借助他人的力量或资源。
  • 割肉:形容牺牲自己的一部分以求得某种利益。
  • 董偃:古代的一位贤臣,象征真正的智慧与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雯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动荡和经济变迁使人们对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反思,吴雯的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表达了对名利与道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对个人心境的描绘,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首先以“避世依金马”开篇,营造出一种逃避世俗的氛围,暗示他对物质生活的不满。接下来的“浮沉豹尾中”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变化无常,让人感到诗人内心的挣扎。诗中“学岂干时富”一句,质疑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反映出知识与财富的脱节,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而最后提到的董偃,仿佛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化身,是他所追求的真正的品德与智慧。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意更加凝练,情感更加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避世依金马”:诗人选择逃避世俗,依附于财富与名利。
    • “浮沉豹尾中”:生活的不稳定令诗人感到无奈。
    • “借车心自壮”:借助他人之力来壮大自己。
    • “割肉气何雄”:牺牲一部分自我,却难以成就伟业。
    • “学岂干时富”:学问是否能改变困境?
    • “财因取妇空”:财富的追求往往是空洞的。
    • “堂堂责董偃”:董偃作为贤臣的典范,值得赞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马、豹尾暗喻财富与生活的浮沉。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探讨了个人理想与世俗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 金马:象征奢华与财富,但也带来内心的困惑。
  • 豹尾:暗示生活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 董偃:理想中的贤者,象征着真正的智慧与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马”象征什么?

    • A. 财富与奢华
    • B. 贫穷与困苦
    • C. 自由与轻松
    • D. 乡土情怀
  2. “学岂干时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质疑?

    • A. 知识的价值
    • B. 财富的来源
    • C. 社会的变化
    • D. 个人的命运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探讨人生的苦闷与理想,但其情感更加沉重,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哀伤的气氛,而吴雯的《东方曼倩》则在对现实的反思中带有更多的理智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吴雯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齿坐呈山南诸隐 采樵作 登万岁楼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 与白明府游江 来闍黎新亭作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 同张明府清镜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追命 盈盈一水 刀字旁的字 包含阪的词语有哪些 削足适屦 朗心 荆榛满目 金尘 朝成暮徧 示字旁的字 瀍邙 采字头的字 艮字旁的字 身微力薄 苦脸 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