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凝祥宴罢闻歌吹》

时间: 2025-04-30 18:52:13

诗句

凝祥宴罢闻歌吹。

画毂走,香尘起。

冠压花枝驰万骑。

马行灯闹,凤楼帘卷,陆海龙鳌山对。

当年曾看天颜醉。

御杯举,欢声沸。

时节虽同悲乐异。

海风吹梦,岭猿啼月,一枕思归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13

原文展示

青玉案·凝祥宴罢闻歌吹
作者:惠洪 〔宋代〕

凝祥宴罢闻歌吹。画毂走,香尘起。
冠压花枝驰万骑。马行灯闹,凤楼帘卷,陆海龙鳌山对。
当年曾看天颜醉。御杯举,欢声沸。
时节虽同悲乐异。海风吹梦,岭猿啼月,一枕思归泪。


白话文翻译

宴席结束后,我听见了歌声和乐器的演奏,车轮转动,香气四溢。
花冠压在头上,骑马奔驰如万骑齐发,马儿在灯火辉煌中奔驰,凤楼的帘子随风卷起,陆海与龙鳌山相对而立。
回想当年曾在那醉意朦胧的场合,举起御杯,欢声如潮。
尽管时节相同,悲与乐却是不同的。海风拂面,山岭中的猿猴啼叫着月亮,我在梦中辗转,泪湿枕边,思念归去的心情愈发沉重。


注释

凝祥宴罢:凝祥,指一种吉祥的氛围。宴罢,宴席结束。
画毂:指精美的车轮,画指装饰,毂指车轮的中心部位。
冠压花枝:头上的花冠压低了花枝,形象地描绘了宴席的华美和热闹。
马行灯闹:马在灯火中奔驰,热闹非凡。
凤楼:指装饰华丽的楼阁,通常是用来招待贵客的地方。
陆海龙鳌山对:陆海与龙鳌山一同相映成趣,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
御杯:皇帝用的酒杯。
海风吹梦,岭猿啼月:海风带来梦幻般的感觉,山岭中的猿猴在月下啼叫,意象丰富。
一枕思归泪:在枕边流泪,思念归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惠洪,字光弼,号了庵,南宋诗人,生于1071年,卒于1133年。惠洪的诗风广泛,兼及山水、咏物、咏史等,尤其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宴席之后,表达了对欢乐场景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宴席中享受着欢乐,却在结束后感受到强烈的思乡之情,反映出人们在欢愉与哀伤之间的心理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凝祥宴罢闻歌吹》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宋代宴饮文化的繁华与欢愉。开篇以“凝祥宴罢闻歌吹”引入,瞬间把读者带入热闹的宴会中,伴随着歌声与乐器的演奏,展示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中“画毂走,香尘起”形象地描绘了宴会的豪华与热闹,花冠的描写则生动体现了宴席的盛装与欢庆。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的情感渐渐转向,回忆往昔的快乐时光,勾起了他对欢声笑语的怀念。尤其是“时节虽同悲乐异”一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变化,尽管环境相似,但心境却因经历不同而各异。

结尾的“海风吹梦,岭猿啼月,一枕思归泪”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海风带来的梦境与猿声啼月构成了一幅恬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凝祥宴罢闻歌吹:宴会结束,闻到歌声和乐器的声音,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 画毂走,香尘起:车轮在快速行驶,香气四散,表现热闹的场景。
  • 冠压花枝驰万骑:华丽的花冠压在头上,骑马如万骑奔腾,展现出盛大的场景。
  • 马行灯闹,凤楼帘卷:马在灯火辉煌中奔驰,凤楼的帘子随风飘动,描绘了宴会的热闹与华美。
  • 陆海龙鳌山对:描绘自然景象,意象壮丽。
  • 当年曾看天颜醉:回忆往昔的欢娱与醉意。
  • 御杯举,欢声沸:举杯欢庆,声响如潮。
  • 时节虽同悲乐异:尽管时节相同,心情却不同。
  • 海风吹梦,岭猿啼月:海风与猿声交织,增添了思乡的情愫。
  • 一枕思归泪:最终以泪湿枕边,表达了思乡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香尘”比喻宴会的热闹与气氛。
  • 拟人:海风与梦交织,使环境充满生命感。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如“马行灯闹,凤楼帘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宴会的繁华与欢乐,反映了人在欢乐与忧伤之间的情感波动,深刻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思乡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宴席:象征欢乐的社交场合,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歌声与乐器:代表欢庆和愉悦的氛围。
  • 海风与猿啼:象征思乡情绪,海风的轻拂与猿声的哀鸣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冠压花枝驰万骑”意指什么?

    • A. 头上的花冠装饰
    • B. 骑马奔腾的场景
    • C. 宴会的华丽
    • D. 以上皆是
  2. “海风吹梦”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 A. 梦想
    • B. 思乡的情感
    • C. 美好的记忆
    • D. 以上皆是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欢乐
    • B. 悲伤
    • C. 思乡
    • D. 愤怒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卜算子·咏梅》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相比,惠洪的《青玉案》更侧重于宴席的热闹与归乡的思绪,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美。两者都反映了宋代女性与男性在文化背景下对情感的不同表达,呈现出各自独特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胡月山归湖山 书江亭壁 寿史相 寿毛荷塘 寿黄复庵 石湖归途 射雁马上口占 上林归鸦 山中 山行闻春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包含训的成语 脱胎换骨 稊米 西方马克思主义 积以为常 一齐众咻 劳师糜饷 分化瓦解 用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憸利 升年 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耘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緑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