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50:08
苦节孤生竹,哀弦寡女丝。
感君迸泪处,是我断肠时。
不死翻成恨,多愁祇益悲。
长饥忍薇蕨,高义北堂知。
苦节如同孤生的竹子,悲伤的琴弦就像寡妇的丝弦。
感动于你泪流满面的时刻,正是我心如刀割的时刻。
不死反而成了恨意,愁苦只会加深悲伤。
长久忍受饥饿,如同忍耐野菜,只有高洁的志向,北堂才会明白。
吴雯,清代诗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其诗风以清新脱俗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此诗写于吴雯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孤独与悲伤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
《读傅公他诗感书其后》是一首情感深邃、意象丰富的诗作,吴雯以竹和丝作为意象,引入了对孤独和悲伤的思考。诗的开头“苦节孤生竹”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的境地,竹子象征着高洁而孤傲的品格,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通过“哀弦寡女丝”的比喻,传达了对情感的哀伤和对寡妇命运的同情,展现出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的深度不断加深,尤其“感君迸泪处,是我断肠时”,此句将个人的痛苦和他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共鸣。
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生存和理想的思考,长时间的饥饿和忍耐象征着人生的艰难,而“高义北堂知”则是对理想追求的坚持,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仍要保持高洁的志向。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吴雯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对人生苦难的思考,以及追求理想的坚持。吴雯通过对比孤独与情感、生命与理想,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意蕴悠长。
“苦节孤生竹”中“苦节”指的是什么?
A. 高尚的品德
B. 生活的困苦
C. 孤独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哀弦”主要是象征:
A. 悲伤的情感
B. 快乐的时光
C. 忧虑的生活
“长饥忍薇蕨”中的“薇蕨”指的是:
A. 一种美丽的花
B. 可以食用的野菜
C. 一种珍贵的药材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吴雯的诗更强调对孤独和情感的深刻体验,而李白则侧重于思乡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