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1:14
诗词名称: 渔家傲 至吴门舟中晚眺
作者: 郑兰孙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昏鸦阵阵透林黑。好山迎面如相识。闲倚蓬窗心似织。蒲帆直。西风吹梦来无力。斜照将沉烟水碧。乡心撩乱天涯客。雁自南飞燕自北。韶华易。芦花两岸秋江白。
白话文翻译:
在昏暗的黄昏里,乌鸦阵阵地穿透林间的黑影。那山好像与我很熟悉,正对着我。我闲倚在蓬窗旁,心情如同在编织着无数的思绪。船帆笔直,西风吹来,惹得我的梦却无力追逐。夕阳斜照,烟雾与水面交融成碧蓝的画卷。作为天涯游子,乡思愈发撩动我的心绪。大雁南飞,燕子北去,时光易逝。两岸的芦花在秋江的白色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
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以“雁自南飞,燕自北”的意象传达了迁徙与归属的主题,体现出人们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兰孙,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作品多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郑兰孙在吴门舟中,黄昏时分,正值秋季,作者在船上眺望,感受到浓厚的思乡之情,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郑兰孙的《渔家傲 至吴门舟中晚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描绘了黄昏时分,舟中闲适的情境,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开篇的“昏鸦阵阵透林黑”,通过黄昏的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情怀。
“好山迎面如相识”,表达了对熟悉山水的亲切感,仿佛与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接下来的描写“闲倚蓬窗心似织”,则体现了作者的闲适与思绪的纷乱,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心中却涌动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乡心撩乱天涯客”一语,直接点明了乡愁的主题,表现出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而“韶华易”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人生如梦,匆匆而过,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感。
结尾的“芦花两岸秋江白”,以自然的景象结束,既是对眼前美景的描摹,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词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乡土的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抒发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紧密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中意象丰富,结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表现出一种悠远的乡愁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昏鸦”象征什么?
A. 安宁
B. 孤独
C. 欢乐
“乡心撩乱天涯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乡
C. 忧伤
诗中提到的“蒲帆”象征什么?
A. 归乡
B. 自由
C. 迷失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郑兰孙的《渔家傲》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后者则直接描写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理解郑兰孙的《渔家傲 至吴门舟中晚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