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骆谷》

时间: 2025-07-26 19:48:54

诗句

高峰偃蹇云崔嵬,层崖巨壑长峡开。

龙蛇纵横虎豹乱,古栈朽裂埋深苔。

行人侧足恐惧过,飞鸟敛翅哀鸣回。

君不见德宗注意用奸惹,大驾从此苍黄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8:54

原文展示:

骆谷 高峰偃蹇云崔嵬,层崖巨壑长峡开。 龙蛇纵横虎豹乱,古栈朽裂埋深苔。 行人侧足恐惧过,飞鸟敛翅哀鸣回。 君不见德宗注意用奸惹,大驾从此苍黄来。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山峰如同云朵般巍峨,层层的悬崖和巨大的沟壑在长长的峡谷中展开。 山中龙蛇纵横,虎豹横行,古老的栈道已经腐朽,被深苔覆盖。 行人只能侧着脚小心翼翼地走过,害怕不已,飞鸟收起翅膀,哀鸣着回旋。 你难道没看到德宗皇帝因为重用奸臣而招致祸乱,皇帝的车驾从此仓皇逃离。

注释:

  • 偃蹇:高耸的样子。
  •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 层崖巨壑:层层叠叠的悬崖和深沟。
  • 古栈:古代修建的山路栈道。
  • 德宗:指唐德宗李适。
  • 用奸惹:指重用奸臣导致国家动荡。
  • 苍黄:形容匆忙、慌乱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文同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景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骆谷的险峻景象,并通过对比德宗时期的政治动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骆谷险峻地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险恶。诗中“高峰偃蹇云崔嵬”等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和云雾的缭绕。后文通过“古栈朽裂埋深苔”等句,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最后两句直接指向德宗时期的政治动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高峰偃蹇云崔嵬”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和云雾的缭绕,形象生动。
  • 次句“层崖巨壑长峡开”进一步描绘了山谷的深邃和险峻。
  • 第三句“龙蛇纵横虎豹乱”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的危险生物。
  • 第四句“古栈朽裂埋深苔”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 第五句“行人侧足恐惧过”和第六句“飞鸟敛翅哀鸣回”通过行人和飞鸟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山谷的险恶。
  • 最后两句直接指向德宗时期的政治动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峰偃蹇云崔嵬”中的“云崔嵬”比喻山峰的高耸。
  • 拟人:如“龙蛇纵横虎豹乱”中的“龙蛇”和“虎豹”被赋予了人的行为特征。
  • 对仗:如“高峰偃蹇云崔嵬,层崖巨壑长峡开”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骆谷险峻地形的描绘,以及对德宗时期政治动荡的反思,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意象分析:

  • 高峰:象征着高远和不可攀登。
  • 层崖巨壑:象征着深邃和险恶。
  • 古栈朽裂: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 德宗用奸:象征着政治的腐败和国家的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峰偃蹇云崔嵬”描绘了什么? A. 山峰的高耸 B. 云雾的缭绕 C. 山谷的深邃 D. 历史的沧桑
  2. 诗中“古栈朽裂埋深苔”暗示了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历史的沧桑 C. 人事的变迁 D. 政治的腐败
  3. 诗中最后两句直接指向什么时期的政治动荡? A. 唐德宗时期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山峰的壮丽,但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和谐,与文同的诗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对比:

  • 文同的《骆谷》与杜甫的《望岳》:两者都描绘了山峰的壮丽,但文同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文同的《骆谷》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描绘了山中的险峻和历史的沧桑,后者则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的《望岳》,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查询

少年游 少年游·听琴 少年游 少年游 豆娘子 少年游 少年游 学余偶感 少年游 送少湘侄回里 少年游五首 其三 少年游五首 其二 少年游五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乱邦 水字旁的字 直套 悟结尾的成语 是非得失 黄公好谦 采字头的字 走丸逆坂 兵革满道 焜昱 旁蒷远绍 不以辞害志 日字旁的字 贻误后学 户字头的字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