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4:51
六月十日中伏玉峰园避暑值雨 文同 〔宋代〕
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 墙外谷云起,檐前山雨飞。 兴余思秉烛,坐久欲添衣。 为爱东岩下,泉声通翠微。
在南园躲避中伏的酷热,心情愉悦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墙外的山谷云雾升起,屋檐前山雨飘飞。 兴致过后想要点亮蜡烛,坐得久了感觉需要加件衣服。 因为喜爱东岩下的泉水声,它与青翠的山色相通。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六月十日,正值中伏,天气酷热。诗人选择在玉峰园避暑,却在此时遭遇了一场山雨,诗中描绘了避暑时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变化。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南园避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南园避中伏,意适晚忘归”直接点明了避暑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愉悦。中间两句“墙外谷云起,檐前山雨飞”生动地描绘了山雨来临的景象,云雾缭绕,雨丝飘飞,给人以清凉之感。后两句“兴余思秉烛,坐久欲添衣”则表现了诗人由兴致高昂到感到凉意的转变,体现了自然环境对人心境的影响。最后一句“为爱东岩下,泉声通翠微”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泉水声与青翠的山色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避暑时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自然环境对人心境的影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园避中伏”中的“中伏”指的是什么?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中“墙外谷云起,檐前山雨飞”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晴天 B. 阴天 C. 山雨 D. 雪天
诗中“为爱东岩下,泉声通翠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喜爱? A. 山色 B. 泉水声 C. 云雾 D. 雨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