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7:18
原文展示:
与客启明 杨亿 〔宋代〕 越客逃名误凿坯,汉庭初聘碧鸡才。 操心四十知无惑,削牍三千恥自媒。 苦吟多年依洛社,赋成他日上兰台。 郡斋悬榻流尘满,七见东风落楚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越地的客人为了逃避名声而误凿了墙壁,汉庭初次聘请时展现了他碧鸡般的才华。他操心四十岁后自知无惑,削减文书三千篇以羞于自我推荐。多年来苦吟诗作,依附于洛社,赋诗成就未来可上兰台。郡斋中悬挂的榻上积满了尘埃,七次见到东风吹落楚地的梅花。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约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与钱惟演、刘筠等人并称“西昆体”,其诗风华丽,讲究对仗和用典。此诗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文学成就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中年时期所作,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越客逃名”和“碧鸡才”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才华的自负。诗中“操心四十知无惑”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成熟心智的自信。“苦吟多年依洛社”和“赋成他日上兰台”则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坚持和期待。最后两句通过对郡斋的描绘,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和对自然景物的亲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亲近。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文学成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越客逃名误凿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名利的淡泊 C. 对现实的满足 答案:B
“碧鸡才”在诗中比喻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才华横溢 C. 官场的荣耀 答案:B
诗中的“操心四十知无惑”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自信? A. 对官场的自信 B. 对文学的自信 C. 对心智成熟的自信 答案:C
“赋成他日上兰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期待? A. 对官场的期待 B. 对文学成就的期待 C. 对自然景物的期待 答案:B
诗中的“郡斋悬榻流尘满”暗示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疏离? A. 官场生活 B. 文人生活 C. 自然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