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8:38
《声声慢(寄叶书隐)》
作者:张炎 〔宋代〕
百花洲畔,十里湖边,沙鸥未许盟寒。
旧隐琴书,犹记渭水长安。
苍云数千万叠,却依然一笑人间。
似梦里,对清尊白发,秉烛更兰。
渺渺烟波无际,唤扁舟欲去,且与凭兰。
此别何如,能消几度阳关。
江南又听夜雨,怕梅花零落孤山。
归最好,甚闲人犹自未闲。
在百花洲边,十里湖畔,沙鸥还未和我约定在寒冷的季节相伴。过去的隐居生活,琴书相伴,依然记得渭水与长安的悠远。苍茫的云层重叠如山,却依然能在这人间微笑。宛如梦中,面对清酒与白发,点燃烛光继续品味兰香。漫无边际的烟波中,呼唤小舟欲行,暂且与兰香同伴。这次离别如何,能消磨多少次阳关的别离?在江南又听到夜雨,怕梅花在孤山上凋零。归去是最好的,闲人依旧未曾闲适。
张炎,字公权,号雪窗,南宋时期的词人,属于“婉约派”。他的词风清丽,富于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的情感。
《声声慢》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声声慢(寄叶书隐)》是张炎的经典之作,全文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事的追忆。诗人以百花洲和十里湖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图景,通过沙鸥和琴书的意象,表现了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词中“苍云数千万叠,却依然一笑人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依然能够以微笑面对。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清尊白发,秉烛更兰”展现了与友人共饮的温馨场景,而“渺渺烟波无际,唤扁舟欲去”则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不舍。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词人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思索,使得整首词更加深邃。
全诗围绕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旧日生活的怀念以及离别的感伤,表现了在变幻无常的生活中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对友谊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百花洲”象征什么?
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渺渺烟波无际”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