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8:37
玲珑四犯(杭友促归,调此寄意)
作者: 张炎 〔宋代〕
流水人家,乍过了斜阳,一片苍树。
怕听秋声,却是旧愁来处。
因甚尚客殊乡,自笑我被谁留住。
问种桃莫是前度。
不拟桃花轻误。
少年未识相思苦。
最难禁此时情绪。
行云暗与风流散,方信别泪如雨。
何况夜鹤帐空,怎奈向如今归去。
更可怜,闲里白了头,还知否。
在流水环绕的人家,刚刚经过斜阳,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翠的树木。
我害怕听到秋天的声音,却又是旧愁的来源。
为什么我这样一个客人偏偏在异乡?我不禁自嘲,被谁留住了呢?
问问那种桃花,难道不是曾经的情景?
未曾想桃花轻易地让我误解。
年轻时并不懂得相思的苦楚。
如今却最难禁受这时的情感。
行云暗暗与风流散去,这才相信分离的泪水如雨般倾洒。
更何况夜晚的鹤在帐中空荡荡,怎能面对现在的归去?
更可怜的是,闲暇时白发苍苍,难道自己还知晓吗?
张炎(生年不详—约1100年),字仲明,号南村,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深受后人喜爱。张炎的作品往往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玲珑四犯》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情感深邃的深刻理解。
《玲珑四犯》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流水人家,乍过了斜阳,一片苍树”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恍惚的心境,似乎在无意间触碰到了内心的旧愁。接着,诗人自问“因甚尚客殊乡”,表现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嘲,流露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中多处提到“秋声”、“桃花”等意象,既象征着时光流逝,也暗示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尤其是“少年未识相思苦”,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结尾“更可怜,闲里白了头,还知否”,更是点题,令人感慨生命的短暂与珍贵。整首词情感真挚,音韵和谐,展示了张炎深刻的生活智慧与敏感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复杂。
诗中“流水人家”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少年未识相思苦”表达了什么?
“别泪如雨”中的“雨”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