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08
原文展示:
水上摘莲青的的,泥中采藕白纤纤。却笑同根不同味,莲心清苦藕芽甜。
白话文翻译:
在水面上采摘青色的莲花,在泥土中采摘白色的藕。两者虽然同根,却有不同的味道,莲心是清苦的,而藕芽则是甜的。
注释:
- 水上:指在水面上,描绘莲花生长的环境。
- 摘莲:摘取莲花,莲花的颜色为青。
- 泥中:指在泥土中,藕的生长环境。
- 采藕:采摘藕,藕的颜色为白。
- 同根不同味:虽然莲花和藕是同一种植物的根茎部分,但味道却截然不同。
- 莲心:莲花的心,通常被认为味道清苦。
- 藕芽:藕的嫩芽,味道甜美。
典故解析:
“同根不同味”是一个常见的表达,意指同样的出身或背景却有不同的结果或特点。这种对比也可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虽然有共同的背景,但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性格使得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鹤年是元代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自然描写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著称。他的诗风朴实无华,常常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传达出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竹枝词》系列诗作是在元代社会普遍重视民间文化和生活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日常活动和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竹枝词二首其二》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莲花与藕之间的差异,以此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诗中通过描绘莲花的清苦和藕芽的甜美,反映了生活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诗人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味觉上引发了对不同人生体验的思考。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也引导读者反思生活中的多元与差异,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上摘莲青的的:描绘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水面上采莲的动作轻盈。
- 泥中采藕白纤纤:与前句形成对比,藕的生长在泥中,显得更为朴素。
- 却笑同根不同味:转折句,指出虽然它们都来自同一根,但口味却大相径庭,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 莲心清苦藕芽甜:最终总结,莲心的苦涩与藕芽的甜美形成鲜明的对照,丰富了诗的意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莲花与藕的不同,突出主题。
- 比喻:用莲心和藕芽比喻人生的不同经历和感受。
- 拟人:通过“却笑”这一表达,赋予植物以情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莲花与藕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在相似背景下却有不同人生经历和感受的深刻哲理。诗人借此反思人生的多样性,鼓励人们珍惜每种独特的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象征洁净与高洁。
- 藕:象征朴实与温暖。
- 水:代表生命的源泉与柔美。
- 泥:象征生活的根基与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同根不同味”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生活的多样性
- B. 自然环境的变化
- C. 家庭的团结
- D. 个人的孤独
-
诗中莲心的味道是什么?
-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 A. 山丘
- B. 水面与泥土
- C. 沙漠
- D. 城市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同样通过自然环境描写表达情感,但侧重于壮阔的景象与人生的悲壮。
- 《静夜思》(李白)则是在静谧的夜晚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内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