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阮希圣东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6:48:07

诗句

四面溪山列画屏,一堂新创有馀清。

湖光隔断红尘路,疑在金鳌顶上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48:07

原文展示:

四面溪山列画屏,一堂新创有馀清。
湖光隔断红尘路,疑在金鳌顶上行。

白话文翻译:

四周的溪流和山峦如同画屏一样围绕着,
这座新建的亭子里显得格外清新。
湖水的光影隔断了尘世的道路,
仿佛我正在金鳌山顶上行走。

注释:

字词注释:

  • 溪山:溪流和山峦。
  • 画屏:比喻如画的屏风,形容景色秀丽。
  • 一堂:这里指的是一个建筑或亭子。
  • 有馀清:形容环境清新、洁净。
  • 湖光:湖水的光影。
  • 红尘路:指世俗的生活与烦恼。
  • 金鳌:传说中的神山,象征高远的境地。

典故解析: 金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常与仙境、高远、理想的境地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金鳌,暗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浚,宋代诗人,字希圣,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阮希圣东湖的游览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清幽环境的赞美,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与宁静。开篇以“溪山列画屏”点出了四周的自然景色,呈现出一种如画的意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接着,通过“一堂新创有馀清”描绘了亭子内的清新气息,显示出诗人对新环境的喜爱与欣赏。之后,诗人进一步拉开了视野,提到“湖光隔断红尘路”,将湖水的光影与世俗生活隔绝开来,暗示在此可以暂时忘却烦恼,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结尾一句“疑在金鳌顶上行”,则是利用神话意象,将个人的境遇与理想境地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超脱。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又渗透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欣赏。通过诗中优美的意象,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东湖的独特魅力,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面溪山列画屏:描绘了周围的溪流与山峦,形象生动,展现出自然的秀丽和宁静。
  2. 一堂新创有馀清:强调了亭子或建筑的清新,让人感受到一种清雅的氛围。
  3. 湖光隔断红尘路:湖水的光影如同一道屏障,将诗人与世俗生活隔离开来,隐喻内心的宁静。
  4. 疑在金鳌顶上行:通过神话意象,表达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山比作画屏,形象地展现自然之美。
  • 对仗:如“溪山”与“湖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金鳌”的意象,传递出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山:象征自然之美,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
  • 湖光:象征心灵的宁静与清澈。
  • 金鳌:象征理想与超脱,暗示对高远人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哪些元素?

    • A. 河流与山峦
    • B. 城市与建筑
    • C. 沙漠与草原
  2. “金鳌”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境地
    • C. 过往回忆
  3. 诗人对东湖的感受是?

    • A. 忧伤
    • B. 喜悦与宁静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作。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淡泊心境。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望岳》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然而刘浚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杜甫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壮志未酬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基础与欣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绛守王仲贤郎中 秋怀三十六首 谢人惠笔 问春 解字吟 春阴 其一 摄生吟 老翁吟 望雨 其一 岁暮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砥厉廉隅 斤字旁的字 一手包揽 夏政 一榜尽赐 髟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霞觥 运筹千里 报端 匸字旁的字 曲拳 日字旁的字 郑重其事 私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