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36:25
访雍门村
落日彭城上,秋原多古人。
有怀孟尝客,言访雍门村。
飒飒风动树,悠悠樵负薪。
焉知墓中骨,气压东西秦。
无弦发哀弹,千载声如闻。
寄谢弹铗子,三窟徒纷纭。
落日照耀在彭城上,秋天的原野上有许多古人的身影。
我怀念那位孟尝君的朋友,决定去访问雍门村。
树木在风中摇曳,樵夫背着柴火悠然前行。
谁能知道墓中的白骨,气息却压制着东西两边的秦国。
没有琴弦的乐器发出哀伤的音调,千年过去的声音似乎依然清晰。
我寄托了谢意给弹铗子,三窟的纷乱景象徒然而已。
作者介绍:曹一士,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因其作品风格独特而受到文人们的推崇。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和古迹,常蕴含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历史反思的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缅怀和对古人情怀的追忆。诗中提到的孟尝君,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名士的敬仰。
《访雍门村》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古代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沉思。
开篇的“落日彭城上”不仅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随着落日的余晖,古人的身影在秋原上浮现,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紧接着提及的“孟尝客”,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过往友情的珍视。
“飒飒风动树,悠悠樵负薪”中,描绘了风吹树动的生动场景,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樵夫的形象则象征着生活的真实与勤劳。诗人通过这种平实的描写,反映出对日常生活的关注。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将目光转向墓中的白骨,“焉知墓中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仿佛在质问历史的无情与人类的短暂。最后的“无弦发哀弹”引入了一种悲凉的情感,似乎是对历史的深情回响。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有着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还有着对历史深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古人情感的追忆,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类的渺小,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落日彭城上”中的“彭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现代的北京
B. 现代的徐州
C. 现代的南京
D. 现代的西安
“焉知墓中骨”中的“焉知”可以理解为:
A. 如何知道
B. 何以知道
C. 怎么知道
D. 谁知道
诗中提到的“孟尝客”是谁的朋友?
A. 李白
B. 孟尝君
C. 屈原
D. 杜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一士的《访雍门村》更强调历史的沉重感,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恬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切入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访雍门村》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