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拟古》

时间: 2025-08-01 08:25:39

诗句

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

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

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

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

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

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8:25:39

原文展示:

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
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
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
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
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
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音乐之美,就像在洞庭湖边聆听异曲般的乐音。元气包裹着天地六个方位,天籁之音弥漫在八荒四野。无视世俗的耳朵,怎能主宰常规的音律?听者们感到困惑和震惊,耳中充斥着神秘的声音。如何才能把那万里之风送来帝王之乡?一曲奏响四季的和谐,再奏出百族的康乐。

注释:

  • 旷野:广阔的野外,指无边无际的自然环境。
  • 洞庭:指洞庭湖,是古代著名的湖泊,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观。
  • 元气:指自然界的生气,宇宙的精华。
  • 六极:六个方位,即东南西北及上下。
  • 太音:指极其美妙的音乐或声音。
  • 惑且骇:听者感到困惑且惊奇。
  • 帝乡:指统治者的所在之地,这里隐喻着理想的境地或乐土。
  • 四时理:四季的规律,指自然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一士,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造诣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常以古风为主题,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

创作背景:

《拟古》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意图通过音乐的美感来超越现实的纷扰,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诗歌鉴赏:

《拟古》是一首充满哲理与音乐美感的诗作。诗的开篇“旷野张异乐,如在洞庭旁”,以宽广的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自由与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元气裹六极,太音弥八荒”的描绘,表达了自然力量的普遍性与音乐的神秘感,仿佛置身于一种与宇宙相通的状态。

在诗中,诗人对世俗的耳朵表示冷漠,强调了音乐的独特性和超越性。诗句“不顾世上耳,安能主故常”,体现了对传统和常规的反叛,表达了对自由与真实的追求。接下来的“听者惑且骇,充耳神茫茫”,则进一步渲染了音乐所带来的震撼与迷惑。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焉得万里风,吹送来帝乡”,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而“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则表明了音乐能够带来的和谐与幸福。整首诗从自然音乐入手,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的理想情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旷野张异乐:在广阔的野外,传来奇异的音乐。
  2. 如在洞庭旁:听起来就像是在洞庭湖边,意在强调音乐的优美。
  3. 元气裹六极:宇宙的生气包裹着六个方向。
  4. 太音弥八荒:极美的音乐弥漫在八荒之中,表现了音乐的宏大与普遍。
  5. 不顾世上耳:不在意世俗的耳朵。
  6. 安能主故常:又怎能支配传统的规律。
  7. 听者惑且骇:听者感到困惑和震惊。
  8. 充耳神茫茫:耳中充满神秘的声音,陷入迷茫。
  9. 焉得万里风:如何才能把那万里之风送来?
  10. 吹送来帝乡:把风送到理想的王国。
  11. 一奏四时理:一曲能够奏响四季的和谐。
  12. 再奏百族康:再奏出百族的安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自然的风,展现其无形的力量。
  • 对仗:如“一奏四时理,再奏百族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万里风”,表现出音乐的广阔与无远弗届的特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音乐的崇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旨在通过音乐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旷野:象征自由与广阔,代表着无拘无束的自然。
  • 洞庭: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的融合。
  • 元气:表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暗含天地万物的和谐。
  • 太音:象征音乐的美好与神秘,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元气”是指什么?

    • A. 宇宙的精华
    • B. 个人的情感
    • C. 传统文化
  2. “焉得万里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音乐的怀念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世俗的失望
  3.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音乐
    • C. 战争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对理想与宁静的追求,但更多的是个人的思乡情绪。
  • 《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景观与音乐的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日斋中即事 冒雨登拟岘台观江涨 夜雨 雪後出游戏作 闲趣 初秋四首 其四 秋夜怀吴中 书适 老态 老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觐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研幾探赜 入玄 一呼百应 几字旁的字 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急流勇退 归马放牛 夫尊妻贵 疑防 角字旁的字 约法 椎肤剥体 委怀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