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步虚词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5:59:09

诗句

风露满山深翠微,暗尘不上芰荷衣。

夜来拄杖成龙去,斜倚枯藤送落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9:09

原文展示:

风露满山深翠微,暗尘不上芰荷衣。
夜来拄杖成龙去,斜倚枯藤送落晖。

白话文翻译:

山间满是风露,景色深沉翠绿,
暗淡的尘土不沾染到芰荷的衣裳。
夜晚来临,我拄着杖子仿佛化作龙去,
斜倚在枯藤上,送走了夕阳的余辉。

注释:

  • 风露:山间的风和露水,指清新的自然环境。
  • 芰荷:指的是荷花,常用来象征纯洁与高雅。
  • 暗尘:指细小的尘埃,暗示环境的宁静。
  • 拄杖:用杖支撑,表现出一种老者的姿态。
  • 成龙去:形容人似龙般洒脱,可能暗指高人或隐士。
  • 斜倚枯藤:依靠枯藤,表达一种恬淡安逸的状态。
  • 落晖: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深,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体现出隐逸情怀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其作品多受传统文化影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个人隐居之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明代社会动荡,陆深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平和。

诗歌鉴赏:

《步虚词四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隐逸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风露满山深翠微”展现了山间的清新和幽静,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接着“暗尘不上芰荷衣”,则用荷花的纯洁来对比外界的污浊,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洁净与高洁。在夜晚来临时,诗人拄杖而立,似乎化身为龙,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感。最后一句“斜倚枯藤送落晖”则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首诗以细腻的自然描写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超然与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露满山深翠微”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景象,风与露水交织在一起,山的青翠欲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2. “暗尘不上芰荷衣”通过荷花的意象,表明自然的纯粹与干净,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3. “夜来拄杖成龙去”则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提升,拄杖象征着老年与智慧,成龙则暗示着一种超然的境界。
  4. “斜倚枯藤送落晖”意象深邃,枯藤象征着生命的轮回,落晖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拄杖的人比作成龙,展现了人性的超脱与升华。
  • 对仗:全诗层次分明,前后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露: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活力。
  • 芰荷:象征纯洁与高雅,代表诗人的理想境界。
  • 拄杖:象征智慧与阅历,代表人生的沉淀。
  • 枯藤:象征生命的无常与轮回,反映诗人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成龙去”比喻什么? A. 高人逸士
    B. 变幻无常
    C. 荣华富贵
    D. 无拘无束

  2. “暗尘不上芰荷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然的污秽
    B. 对纯洁的向往
    C. 对时间的流逝
    D. 对世俗的失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深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自然景色传达隐逸的情怀。王维的诗更加注重意境的深远,而陆深的作品则侧重于对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七首 其七 菩萨蛮 暑夜大热露宿楼顶 菩萨蛮(晓行西湖边) 菩萨蛮 其二 再至丽水县 菩萨蛮 菩萨蛮 苦挽先师恽洁士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稼轩生日新河约赋座分南席 菩萨蛮 其二 骨肉亲谊廿载重逢京华小住将归定署离怀各怅因调数阕籍以志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正义战争 匀脂抹粉 断鹤继凫 孝子慈孙 目字旁的字 知人待士 包含臭的成语 神兵天将 身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边防部队 金字旁的字 包含俗的成语 瓶坠簪折 线断风筝 日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