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二》

时间: 2025-05-05 09:34:17

诗句

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

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

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17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二

作者: 沈鍊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
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
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


白话文翻译:

这世上并不是没有金鼎之道,只是我自小就喜欢在碧山游玩。
韩生骑着白鹿,老子则跨着青牛。
我也邀请了玄鹤,想和它一起去寻访那十个仙洲。
遥远的地方寻觅着玉洞,远远的山丘也想要跨越。
因此我笑着对陶渊明说,何必不下楼来呢?


注释:

  • 金鼎诀: 指炼丹术或长生不老的秘法。
  • 碧山: 可能指美丽的山,与诗人所向往的自然生活相符。
  • 韩生: 可能是指韩愈的传说中的人物,骑白鹿象征超凡脱俗。
  • 老子: 指道教创立者老子,跨青牛象征道教的思想。
  • 玄鹤: 仙鹤,象征吉祥与飞升的理想。
  • 十洲: 传说中的十个仙岛,象征仙境。
  • 玉洞: 寓意仙境或理想的栖息地。
  • 陶贞白: 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隐居田园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鍊,明代诗人,喜好游历,作品多富有道教哲理,倡导自然与人和谐共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明代,一个崇尚个体自由和自然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古代贤人相交游玩的情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洒脱的笔调描绘了诗人追求道教理想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金鼎诀、白鹿、青牛等意象,都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符号,象征着长生不老与超凡脱俗。沈鍊通过与古代名人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纷扰的超脱。同时,诗尾以陶渊明为引,带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暗示了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也应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非无金鼎诀,自少碧山游: 诗人声称并非没有追求长生的法门,而是自幼就热爱自然。
    • 韩生骑白鹿,老子跨青牛: 引用古代贤人的形象,强调他们的超脱与自由。
    • 余亦邀玄鹤,相将访十洲: 诗人同样想与高雅的生灵一起追寻理想的仙境。
    • 遐哉寻玉洞,邈矣度丹丘: 追求远方的理想与境界,渴望探索未知。
    • 因笑陶贞白,何须不下楼: 以陶渊明为例,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憧憬,邀请他一起归隐。
  • 修辞手法:

    • 对仗: “金鼎诀”与“碧山游”,“白鹿”与“青牛”,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 通过名人比喻,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拟人: 玄鹤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与追求,增加了诗的灵动性。
  •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意象分析:

  • 金鼎: 象征长生不老的秘法。
  • 白鹿、青牛: 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
  • 玄鹤: 代表长生与吉祥。
  • 玉洞、十洲: 代表理想的生活空间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金鼎诀”指什么?

    • A. 诗人的名字
    • B. 炼丹术
    • C. 一种饮品
    • D. 一种乐器
  2. “韩生骑白鹿”中的“白鹿”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超凡脱俗
    • C. 家庭
    • D. 战争

答案: 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沈鍊与陶渊明的诗歌都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沈鍊更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陶渊明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归属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道教文化与古诗词》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高彦敬画 次韵孙志康牡丹 其二 沈宪敏公挽词 周佥司母寿八十 和寄宗上人 拟古龙升天须浮云 怀母 元旦陵下作 其二 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 龙湫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按时 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怪腔怪调 一日三秋 闲冷 恩力 离削自守 飠字旁的字 包含想的成语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尸字头的字 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筵床 疋字旁的字 寄人篱下 井冽寒泉食 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