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时间: 2025-05-03 23:16:34

诗句

呈酿木兰春,江鲈白锦鳞。

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6:34

原文展示:

呈酿木兰春,江鲈白锦鳞。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木兰花的芬芳;在江河中捕捉到的鲈鱼,身上闪烁着白色的鳞片。用玉盘盛着美味,随意地夹起食物,这让我第一次品尝到紫色的丝蓴菜。

注释:

  • :酿造,指春天的气息像酒一样浓厚。
  • 木兰春:指木兰花盛开的春天,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江鲈:指江中的鲈鱼,是美食的一种。
  • 白锦鳞:鲈鱼的鳞片如同白色的锦缎,形容其美丽。
  • 玉盘:用玉石制成的盘子,象征着高雅和美味。
  • 紫丝蓴: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作食材,颜色呈紫色。

典故解析:

  • 木兰:在古代文学中,木兰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也常与女性的美丽相联系。
  • 鲈鱼:古代文献中常提到鲈鱼的美味,代表着丰收与富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于后世,其诗作风格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奉使淮浙期间,表现了他在这片水乡的生活和对美食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饮食文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勾勒出春天的美丽图景以及诗人对美食的热爱。首句“呈酿木兰春”,将春天的气息与木兰花的美丽结合,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下来的“江鲈白锦鳞”,则引入了自然的元素,鲈鱼的美丽与美味使人垂涎,似乎可以感受到春天的丰饶和生命的活力。“玉盘聊下箸”一语,既表现了诗人用餐的场景,也传递出一种随意和轻松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初识紫丝蓴”则是对新食材的好奇与尝试,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这首诗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呈酿木兰春:描绘春天的到来,气息如酒般浓郁。
    2. 江鲈白锦鳞:描述江中的鲈鱼,形象生动,体现自然的美。
    3. 玉盘聊下箸:表现诗人用玉盘盛食,轻松享受美味。
    4. 初识紫丝蓴:表达对新事物的尝试和喜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酒,形象生动。
    • 对仗:用“江鲈白锦鳞”与“玉盘聊下箸”形成对照,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与美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蕴含着乐观与自在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木兰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江鲈:象征自然的馈赠与美味。
  • 玉盘:象征高雅的生活方式。
  • 紫丝蓴:象征新鲜的尝试与对食物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鲈”指的是哪种鱼?

    • A. 鲤鱼
    • B. 鲈鱼
    • C. 黄鳝
    • D. 鲶鱼
  2. “初识紫丝蓴”中的“紫丝蓴”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水生植物
    • C. 一种鱼
    • D. 一种果实

答案

  1. B. 鲈鱼
  2. B. 一种水生植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但更多反映了动乱中的忧虑;而司马光的这首诗则表现出一种宁静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九效·自修 九效·医国 九效·天运 九效·鸣穷 九效·君臣 九效·慈宁 金灯花 接伴贺天申节北使至阙 将至玉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滚瓜溜油 潜心笃志 鼠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包含选的词语有哪些 顽愎 齐大乎 诗虎 出丑放乖 延踵 鬲字旁的字 舍命陪君子 分钗劈凤 牛字旁的字 包含夔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驾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