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时间: 2025-04-30 20:45:37

诗句

东南立国惟王谢,西北筹边只范韩。

公不衮衣假黄钺,吾能右衽更巍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37

原文展示: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作者:刘克庄
东南立国惟王谢,
西北筹边只范韩。
公不衮衣假黄钺,
吾能右衽更巍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在东南地区建立国家的只有王谢家族,而在西北边疆策划防御的则是范增和韩信。您不需要穿上大臣的袍子来借助权势,我只需穿着普通的衣服就能更显威风。

注释:

  • 东南:指的是中国东南地区,尤其是南宋时期的主要势力。
  • 王谢:王导和谢安,东晋时期的宰相,王谢家族在东南地区的影响显著。
  • 西北:指的是中国的西北边疆地区,历史上常常需要防御外敌。
  • 范韩:指的是范增和韩信,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 公不衮衣:您不需要穿上大臣的衣服(衮衣),衮衣是古代官员的服装。
  • 假黄钺:假借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黄钺是古代的一种权威象征)。
  • 吾能右衽:我只需穿着普通的衣服(右衽指的是普通衣服的穿法)。
  • 巍冠:巍峨的冠冕,形容威风凛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子美,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壮丽著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外敌入侵的历史背景。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凯歌十首呈贾枢使》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透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诗人不仅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也展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诗中对王谢、范韩等历史人物的提及,既是对历史的敬仰,也是对当下政治现状的反思。

诗的开头通过王谢和范韩,分别代表了东南的文治和西北的武功,正是对国家治理的不同侧面做了生动的对比。接着,诗人以“公不衮衣假黄钺”自谦,表明自己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权势与地位,而是通过自身的修为与才能来获取尊重和地位。这种对比与自我否定,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独立思考。

整首诗气势磅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未来的期盼,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深邃而强烈,赋予了读者以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南立国惟王谢:指出东南地区的政治中心是王谢家族,强调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2. 西北筹边只范韩:提及范增和韩信,强调他们在防御外敌方面的重要性。
  3. 公不衮衣假黄钺:表明不需要依赖权臣的象征来获得地位。
  4. 吾能右衽更巍冠:表达自己在普通服饰下的自信与尊严。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东南立国惟王谢,西北筹边只范韩”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权力与地位比作服饰,传达出对权力的看法。
  • 夸张:通过“巍冠”表达自己气度非凡的自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身价值的独立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谢:象征着文治与权力。
  • 范韩:象征着武功与边防。
  • 衮衣与黄钺:代表权力的象征与外在的荣华。
  • 右衽与巍冠:象征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自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及的东南立国的家族是哪个?

    • A. 王家
    • B. 谢家
    • C. 王谢家
    • D. 范韩
  2. 填空题:诗人认为不需要穿上大臣的__来获得尊重。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范增和韩信是历史上的著名文人。(对/错)

答案:

  1. C. 王谢家
  2. 衮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的抱负与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精选》
  • 《刘克庄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钓台 其二 钓台 其一 郊行雨 郊行 郊行 江行 虎丘分韵得落字 涵空阁 恭谢驾自景灵宫回丞相以下皆簪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密枢 巛字旁的字 满纸空言 淋淋漓漓 草芥人命 恩戚 输尿管 包含巢的成语 龜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庄生 绳愆纠缪 上烝下报 宝盖头的字 笔力独扛 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