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4:46
临池苫盖钓鱼庵,却笑温生起水南。
林下休官谁见一,岁寒取友不过三。
点黄岂有眉间喜,坚白都无舌本谈。
柱下首阳孰工拙,东方元未识夷聃。
在池边的钓鱼庵中,遮盖着苫蓬,却嘲笑温生在水南泛舟。
林下隐官的我,有谁能看到我一人?在岁寒之际,能交到的朋友不过三人。
点上黄酒,怎么会有眉间的喜悦?即便是坚白的酒,亦无话可谈。
柱子下的首阳山,谁能分辨工巧与拙劣?东方的人们,尚未认识夷聃。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任公,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他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展现了较高的艺术造诣。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乱与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淡淡的忧愁与哲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诗中描绘的钓鱼庵及隐居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开篇以“临池苫盖钓鱼庵”点出隐逸生活的环境,随后对温庭筠的嘲笑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不屑。接下来的“林下休官谁见一”描绘了诗人孤独的隐居生活,表现了他对世俗的淡漠与对自我内心的追求。
“岁寒取友不过三”一句,是对友情的深刻思考,强调在艰难的环境中,真正的朋友弥足珍贵。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中乐趣的无奈与失落,既有对酒的描绘,同时也透出了一种孤独的情感。
最后两句“柱下首阳孰工拙,东方元未识夷聃”更是将诗意推向哲理的高度,探讨了人们对高人隐士的认知与分辨,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与思考。整首诗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刘克庄诗歌的代表之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的思考与批判。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岁寒取友不过三”所表达的意思是?
A. 朋友很多
B. 真正的朋友珍贵
C. 朋友不可靠
答案:B
诗中“点黄岂有眉间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答案:B
“柱下首阳孰工拙”中的“工拙”指的是?
A. 技艺高低
B. 人生哲理
C. 友情深浅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