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8:1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15:52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作者: 刘克庄
彼民若不骇舆,乃翁可就安车。
击鲜之力不足,啜菽之欢有馀。
如果那些人不畏惧车队,那么我就可以安然上路了。
与其说打猎的力量不够,不如享受豆粥的乐趣更多。
诗中提到的“安车”可理解为安稳地出行,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击鲜”与“啜菽”形成对比,强调了生活中志向与实际的差距,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平和态度。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克庄,号秋水,宋代诗人,晚号“梅溪”,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为主。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在外奔波,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此诗是送别友人赴惠安的赠言,传递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出行的关心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对“彼民”的描写,传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理解。诗人将出行与人们的态度相联系,体现出他对社会的洞察力。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思考,强调了简单生活的乐趣,虽然打猎的力量不足,但生活中的小确幸,如啜菽的欢愉,反而显得更加珍贵。整首诗在轻松中透出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简单幸福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对简单生活的珍视,反映了在动荡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安车”指的是什么?
“击鲜之力不足”强调了什么?
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克庄的诗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直接,强调对友人的关心和生活的哲学思考。王维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人事的感慨,两者各具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