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龙溪道中》

时间: 2025-05-02 06:05:18

诗句

旷土茫茫无主名,朱门惟恐籍分明。

老农犹记淳熙事,太息文公志未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5:18

原文展示:

龙溪道中
刘克庄〔宋代〕
旷土茫茫无主名,
朱门惟恐籍分明。
老农犹记淳熙事,
太息文公志未行。

白话文翻译:

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没有主人,朱门大户只怕被查清籍贯。老农仍旧记得淳熙年间的事情,感叹文公的志向未能实现。

注释:

  • 旷土:广阔的土地。
  •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无主名:没有主人的地方。
  • 朱门:指富贵人家,朱红色的门。
  • 籍分明:户籍清楚,身份明白。
  • 老农:年长的农民。
  • 淳熙:宋理宗时期的年号。
  • 文公: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文公,通常指代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政治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栋,号石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文学成就颇高,尤其以诗闻名。他的诗风豪放,关注社会现实,常常抒发对国家和民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龙溪道中》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众困苦的时代。诗人在描绘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切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龙溪道中》通过描绘一片无主的土地,展示了宋代社会的失落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旷土茫茫无主名”和“朱门惟恐籍分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体现了广袤无垠的悲凉,后者则突显了当时社会对身份和财富的过度关注。通过“老农犹记淳熙事”,诗人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当今世态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深切遗憾。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社会批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旷土茫茫无主名:描绘了一片无主的土地,暗示了社会的荒凉和无序。
  2. 朱门惟恐籍分明:强调了富贵人家的焦虑,反映出社会对身份的重视和焦虑。
  3. 老农犹记淳熙事:老农的记忆中仍有过往的辉煌,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4. 太息文公志未行:感叹文公的理想未能实现,抒发了诗人的惋惜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旷土”和“朱门”的对比,突显社会的贫富差距。
  • 象征:朱门象征着权贵,老农象征着平民,反映出社会阶层的对立。
  • 感叹:用“太息”表现诗人的沉重心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感叹,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旷土:象征广袤的土地与无主的悲凉。
  • 朱门:象征权贵与社会的分化。
  • 老农:象征朴实的民众与对历史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朱门”指代的是哪个群体?
    A. 富贵人家
    B. 平民百姓
    C. 文人雅士
    D. 农民

  2. “老农犹记淳熙事”中的“淳熙”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年号?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3. 诗人对“文公”的志向感到怎样?
    A. 喜悦
    B. 惋惜
    C. 无所谓
    D. 赞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龙溪道中》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但刘克庄更注重对历史的反思,而陆游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可封临终 经故太尉段公庙 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送宋处士归山 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 寄天乡寺仲仪上人富春孙处士 酬殷尧藩 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 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油墨 蝉脱浊秽 企予望之 干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恩若再生 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银花火树 圭角岸然 阜字旁的字 包含金的成语 抱头痛哭 狐听之声 环境意识 页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焚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