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7:19
燕山亭 同耕客散步池上、见桂花作
——龚翔麟〔清代〕
又一番风,凉雨乱飘,褪尽红衣了。
半月不来,狼藉苔痕,鹤径都无人扫。
朱槿多情,还只恋寒枝斜照。
欹帽。记桐底敲茶,那回春杪。
随意散坐苍云,早听过秋声,冷香吹到。
金鹅蕊细,零缀花须,黄蝶作双飞绕。
压院繁阴,忆湖上辋川园小。
呼棹。载笭箵五亭去好。
又是一阵风,凉雨飘洒,红色的衣裳已经褪去。
半个月没有来,这里满是杂乱的苔痕,鹤道上也无人打扫。
朱槿花多情,只恋那寒枝斜照的余晖。
我斜倚着帽子,想起在桐树下敲茶时的情景,那时正是春天的尾声。
随意坐在苍天之下,早就听到秋天的声音,冷香飘散飘到我这里。
金色鹅蕊细嫩,零星点缀着花须,黄蝴蝶成双飞舞。
压在院子里的繁阴,让我想起湖上的辋川园小。
呼唤小船,载着我到五亭去游玩。
龚翔麟,清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他的诗多以描写山水、花鸟为主,情感细腻而真挚。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们追求隐逸生活的时期。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秋冬交替时节的感悟,以及对往昔闲适生活的怀念。
《燕山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受。首联以“又一番风,凉雨乱飘”开篇,描绘出秋风和细雨交织的情景,带来凉意,暗示时光的流逝。紧接着,诗人回忆起半个月未至的孤寂,“狼藉苔痕,鹤径都无人扫”,通过对荒凉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朱槿花的多情与寒枝的斜照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冷漠。诗人斜倚着帽子,回忆起往日在桐树下品茶的温暖时光,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在的感慨。随意散坐于苍穹之下,诗人早已听见秋声,冷香的飘散更是点明了季节的变化。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黄蝶双飞的生动景象,以及对辋川园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呼棹,载笭箵五亭去好”,表达了诗人对游玩的渴望,展示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
该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色和个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以及对过去悠闲生活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朱槿”象征什么?
“呼棹”一词在诗中意指什么?
本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