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25
三尺晶荧射斗牛,岂随凡手报冤雠。
延平一旦为龙处,看取风云布九州。
在三尺的明亮屏幕上,星斗牛斗在闪烁,怎能随普通人的手去报仇。
延平一旦变成龙的地方,看看风云将要在九州大地上展开。
汪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风格豪放,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这首诗写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借助星斗和龙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不公的控诉,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延平津》通过对宇宙星斗的描绘和对延平龙处的设想,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前两句以“晶荧”和“斗牛”引入浩瀚的宇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与思考。即使是普通人,也不应轻易接受冤屈,更应当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期待延平能成为理想的龙的栖息地,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诗人希望在风云变幻中,能够看到自己心中的理想实现,表现出对于未来的信心与期望。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高远的抱负和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对未来的渴望,表现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和对浩瀚宇宙的敬畏。诗人用星空和龙的意象,传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时局变迁的期盼。
诗中“晶荧”指的是什么?
A. 光明
B. 黑暗
C. 军队
“延平一旦为龙处”中的“龙”象征什么?
A. 力量
B. 失败
C. 平凡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期待与信心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