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桑妇》

时间: 2025-04-25 00:03:01

诗句

为报踌躇陌上郎,蚕饥日晚妾心忙。

本来若爱黄金好,不肯携笼更采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03:01

原文展示:

采桑妇
作者: 汪遵 〔唐代〕

为报踌躇陌上郎,
蚕饥日晚妾心忙。
本来若爱黄金好,
不肯携笼更采桑。

白话文翻译:

为了报答在陌上犹豫的年轻男子,
晚上的蚕儿饿了,我的心思很忙。
如果真的喜欢黄金的财富,
我又何必再携带笼子去采桑呢?

注释:

  • 踌躇:犹豫不决,反复思量。
  • 陌上郎:陌生的男子,指在路上遇到的青年。
  • 妾心忙:这句中的“妾”指的是女子自己,意味着她心中有事,心情焦虑。
  • 黄金:象征财富和物质享受。
  • 携笼:携带盛桑叶的笼子,表示采桑的行为。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采桑妇”这一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常代表着劳动的女性,表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诗中提到的“陌上郎”也可以看作是古代恋爱文化的一种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风清秀,善于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地位和情感在文学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诗人通过描写采桑妇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和劳动的双重重视。

诗歌鉴赏:

《采桑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的“陌上郎”代表着一种情感的寄托,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期待和对生活的责任。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承担着多重角色,既要照顾家庭又渴望爱情。诗中提到的“若爱黄金好”,反映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思考,揭示了人们在感情与物质之间的挣扎。整首诗的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矛盾心理。汪遵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境,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为报踌躇陌上郎:表明女子对陌生男子的情感依恋。
    • 蚕饥日晚妾心忙:女子心中挂念着饥饿的蚕,显示出她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 本来若爱黄金好:反思自己对财富的态度。
    • 不肯携笼更采桑:表达了尽管有物质诱惑,依然选择责任与情感的坚持。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如“陌上郎”与“妾心忙”。
    • 比喻:将黄金象征为物质生活的诱惑,体现出情感与物质的对立。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爱与责任的辩证关系,展现出女性对家庭、爱情与物质生活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陌上郎:象征爱情的期待与迷惘。
  • :象征家庭责任与生活的琐碎。
  • 黄金:象征物质财富的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陌上郎”指的是: A. 亲人
    B. 陌生的男子
    C. 朋友
    D. 同事

  2. 诗人通过“蚕饥”表明了: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C. 对爱情的期待
    D. 对生活的无奈

  3. “不肯携笼更采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对物质的向往
    C. 对责任的坚持
    D. 对自由的向往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相关诗句,描绘女性情感与责任。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责任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比较汪遵的《采桑妇》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前者关注女性的情感与责任,后者则强调豪放的生活态度。两者展现了不同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常识》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忆近夫 九日登丛台 九日游故藩宫上山,次韵奉答哲生 九日同诸友登贤隐山五首 其二 九日武功余簿书来见索拙作仍惠双笔口占二绝句答之 其一 九日黄花镇 九日西山燕集次靖之韵追怀虚白高士 九日衙斋对酒偶作 九日 九日与云僧常森诸友冒雨游丹山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包含象的成语 立刀旁的字 暂尔 冰雪严寒 豪杰并起 儿字旁的字 杀威棒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陵门 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镸字旁的字 赡速 戴大帽子 神州华胄 幢棨 吏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