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8:55
招屈亭
作者: 汪遵
三闾溺处杀怀王,
感得荆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
远天秋色暮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屈原的悲剧与哀愁。怀王在三闾之地被杀,荆楚人民因此悲痛,纷纷穿上白色的丧服。屈原在招屈亭边感受到两重的仇恨,眼望远方的秋色,天色渐渐暗淡。
本诗提到的三闾溺处,指的是屈原自尽的地点,屈原是楚国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因忠诚于国而遭受误解,最终选择自尽以表明他的忠诚。此诗通过怀王的悲剧和屈原的痛苦,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悟。
汪遵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深情的抒怀和细腻的笔触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
此诗创作于唐代,受当时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屈原等忠臣遭遇的同情。唐代崇尚古典文学,诗人常常借古人之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招屈亭》是一首深具历史感和情感厚度的诗作。诗中通过屈原和怀王的命运,表现了诗人对忠臣遭遇的不平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首句提到的“杀怀王”,直接点出历史悲剧,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和历史的沉重。接下来的“感得荆人尽缟裳”,描绘了因怀王之死而哀悼的场景,白色的丧服成为了悲痛的象征。当诗人提到“招屈亭边两重恨”时,情感达到了高潮,仇恨与悲痛交织,令人深思。最后一句“远天秋色暮苍苍”,将情景与情感结合起来,秋天的苍茫与诗人内心的苍凉呼应,给人以无尽的惆怅。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沉痛反思,揭示了忠臣屈原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与人性悲剧的深刻关切。
“三闾溺处”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自尽地点?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诗中“缟裳”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衣服
B. 红色的衣服
C. 蓝色的衣服
诗中提到的“招屈亭”象征着什么?
A. 忠诚与悲痛
B. 欢乐与庆祝
C. 旅行与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