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思台》

时间: 2025-08-06 09:56:37

诗句

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

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09:56:37

望思台

作者: 汪遵 〔唐代〕

原文展示:

不忧家国任奸臣,
骨肉翻为蓦路人。
巫蛊事行冤莫雪,
九层徒筑见无因。

白话文翻译:

不再担忧国家的事务任由奸臣把持,
亲人之间竟成了陌生的路人。
巫蛊之事的冤屈无法得到昭雪,
徒然筑起的九层台,看不到任何原因。

注释:

  • 不忧:不再担忧。
  • 家国:指国家和家庭。
  • 奸臣:指那些贪污腐败、危害国家的官员。
  • 骨肉:指亲人。
  • 翻为:变成、变作。
  • 蓦路人:陌生的路人,形容关系疏远。
  • 巫蛊:古代的一种迷信行为,常与冤屈相关。
  • 冤莫雪:指冤屈无法得到平反。
  • 九层:指九层台,寓意高大,但无实际意义。
  • 徒筑:白白地建造。

典故解析:

  • 巫蛊:在古代,巫蛊常被用作一种迷信的巫术,涉及对他人施加诅咒和冤屈。
  • 九层台:九层台象征着高耸的建筑,暗示表面的辉煌和内在的虚无。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遵,字君谏,号庵头,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对此深感忧虑,表达了对家国沦落的无奈与悲愤。

诗歌鉴赏:

《望思台》是一首充满政治悲愤的作品。诗中通过对家国沦落和亲人关系疏远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唐朝政治腐败的深切忧虑。尤其是开头两句“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直接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观,令人感受到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悲剧。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愤,巫蛊之事的冤屈“莫雪”意味着历史的悲剧无法得到正义的回应,而“九层徒筑”则暗示了高耸的外表下缺乏实质,体现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整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蕴含了浓厚的政治色彩与个人情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忧家国任奸臣: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不善的失望,作者对国家和家族的责任感似乎已经消失。
    • 骨肉翻为蓦路人:亲情关系的疏远,折射出社会关系的冷漠。
    • 巫蛊事行冤莫雪:历史的冤屈无法得到平反,暗示对现状的无奈和愤怒。
    • 九层徒筑见无因:象征着形式上的繁荣与实际的空虚,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家国”与“骨肉”,构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巫蛊比作冤屈,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悲剧。
    • 象征:九层台象征着虚无的繁荣,反映了社会的空洞。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关系的深切忧虑,揭示了社会腐败带来的悲剧,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愤懑。

意象分析:

  • 家国:象征着国家的命运和家庭的责任。
  • 骨肉:象征着亲情与人际关系的疏远。
  • 巫蛊:象征着迷信与冤屈,反映出社会的混乱。
  • 九层台:象征着华而不实的空虚。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奸臣”指的是什么?
      • A. 忠臣
      • B. 贪污腐败的官员
      • C. 普通百姓
    2. “骨肉翻为蓦路人”中的“蓦路人”指什么?
      • A. 陌生人
      • B. 亲人
      • C. 朋友
    3. 诗中提到的“巫蛊事”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喜庆
      • B. 冤屈
      • C. 和谐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更强调个人的感受与责任。
    • 白居易《琵琶行》: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个人的遭遇反映社会的动荡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闻笛 忆山阳二首 宫乌栖 寒塘 花园即事呈常(一作韦中丞) 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 重游楚国寺 茅山道中 江上与兄别 寄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诩的词语有哪些 宝座 捕影系风 居勿 香字旁的字 众心成城 方外之人 風字旁的字 一现昙华 爿字旁的字 说诨经 风字旁的字 床头捉刀人 幽情雅趣 水字旁的字 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玄坛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