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0:55
雨后宿刘司马池上
作者: 贾岛〔唐代〕
蓝溪秋漱玉,此地涨清澄。
芦苇声兼雨,芰荷香绕灯。
岸头秦古道,亭面汉荒陵。
静想泉根本,幽崖落几层。
在蓝溪的秋水中,清澈的水如同洗过的玉石;这里的水涨得很清澈。雨水落在芦苇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岸边的灯笼周围环绕着莲花的香气。岸头是秦朝的古道,亭子前是汉代的荒陵。静静地想象泉水的根源,幽深的悬崖上落下几层水流。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洧川,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他的诗歌以意象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贾岛游览刘司马池时,恰逢雨后,景色清新。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自然的美丽与宁静,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贾岛的《雨后宿刘司马池上》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历史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独到的艺术风格。开篇“蓝溪秋漱玉”描绘了秋水的清澈,给人以清新之感,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中。接着“芦苇声兼雨”则通过听觉的描写,唤起了读者的感官体验,雨水打在芦苇上发出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气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历史的遗迹——“岸头秦古道,亭面汉荒陵”,引发了对历史的沉思。古道和荒陵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最后一句“静想泉根本,幽崖落几层”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泉水的源头与悬崖的深幽相结合,给人以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本源与归宿。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历史的反思,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诗歌世界,展现了贾岛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哲理思考。
诗歌整体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历史遗迹的沉思,以及对生命本源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诗中“蓝溪秋漱玉”意指什么?
A. 秋天的溪水清澈如玉
B. 蓝色的溪水很深
C. 玉石在水中漂浮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秦古道”代表了什么?
A. 现代的道路
B. 古代的历史遗迹
C. 一条普通的小路
答案:B
“静想泉根本,幽崖落几层”的意思是什么?
A. 泉水的流淌
B. 对泉水源头的思考与对悬崖的感受
C. 描述雨后景色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