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1:37
游峨眉十一首
冯时行 〔宋代〕
闻说最佳处,深藏叠嶂间。
只须一两屐,更入数重山。
架竹深犹渡,垂藤险可攀。
林泉夫厌客,风雨不教还。
这首诗在说,听说最美的地方深藏在重重山峦之间。只需一两双木屐,就能继续深入那层层叠叠的山中。架起的竹子深处依然可以渡过,悬垂的藤蔓也可以攀爬。但在这林泉之中,似乎那山林对游人感到厌倦,风雨也不让人轻易归去。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诗中隐含的“山林”“风雨”意象,与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相关,常用于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喧嚣世俗的逃避。
作者介绍:冯时行,字子华,号竹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冯时行游览峨眉山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他对幽静山林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游峨眉十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峨眉山的自然美景与其幽静的氛围。开头两句以“闻说最佳处”引入,表现出游人对于美景的期待与向往,随后“深藏叠嶂间”则将这种美景的神秘感增添。诗中使用了“只须一两屐”,通过简洁的物象暗示出游人踏上征程的决心与勇气。接下来的“架竹深犹渡,垂藤险可攀”展现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挑战与探索的精神。
最后两句“林泉夫厌客,风雨不教还”则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方面表达了山林的幽静与孤独,另一方面也透出一种对游人的冷淡与拒绝。这种情感的转折,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与感慨,仿佛是在提醒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然的感受与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人类活动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山林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情感基调既有热爱又有淡淡的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最佳处”指的是哪里?
“架竹深犹渡”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