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0:37
作者: 冯时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草树烟云满眼秋,
长河横岭共悠悠。
觅归未得登临怯,
与世相违俯仰愁。
万里音书无过雁,
百年心事倚危楼。
西风早晚催征驭,
却向青衣江上游。
满眼秋色的草木和烟云,长河横贯山岭,显得悠远而宁静。我寻觅归途却未能如愿,心中怯懦,与世隔绝,仰望俯视皆感愁苦。万里之外的书信音信不如大雁飞过,百年的心事只能倚靠在这高楼之上。西风催促着征程的马车,却只能向青衣江的上游而去。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景华,号白鹤,宋代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新,亲近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冯时行游览白鹤山之际,面对壮美的自然景观,诗人感受到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他对人生、归属感的思考。
《游白鹤山》通过描绘秋日的草木与长河,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以“草树烟云满眼秋”引入,营造出浓厚的秋季气氛,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接着,长河与山岭的结合,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无限延展,暗示着人生旅途的漫长与不可捉摸。
“觅归未得登临怯,与世相违俯仰愁”一句,展现了诗人的无奈与焦虑,归属感的缺失让他在自然美景中感到孤独与不安。此时,万里之外的音书不如飞雁的信使,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思念,深刻体现了人们在时空隔离下的心灵孤独。
最后两句“西风早晚催征驭,却向青衣江上游”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西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催促,诗人在动荡中仍然选择向青衣江游去,暗示着对归属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透过自然景象展现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草树烟云满眼秋”所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万里音书无过雁”中的“雁”象征什么?
A. 归属
B. 亲情
C. 思念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