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35
阳春曲
冯时行 〔宋代〕
柳带抽春寒气浅,
风光晓引春楼怨。
关山行人久不归,
鸾瘦舞腰双绶缓。
锦书难寄北征鸿,
归飞海燕翻晴空。
芳菲韶景伴愁老,
兰苑桃花落照红。
春天的柳条已经抽出了嫩芽,春天的寒气依然很浅;
清晨的风光引起了楼上女子的怨愤。
远方的行人已经很久没有归来,
瘦弱的鸾鸟轻盈地舞动着,带着缓慢的双绶。
寄给北方征人的锦书难以送达,
归来的海燕在晴空中翻飞。
美好的春光伴随着我的愁苦渐渐衰老,
兰苑中的桃花在落日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红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时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末年,经历了南宋的建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见长,善于表现内心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
创作背景
《阳春曲》写于春天,正值离别与重聚的季节,诗中流露出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
《阳春曲》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开篇的“柳带抽春寒气浅”描绘出春天的初来,柳条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温柔。接着“风光晓引春楼怨”,转向人情,楼上的女子因春光而感到怨愤,暗示了她的孤独与思念。
诗中“关山行人久不归”一句,将思念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关山的遥远与征人的不归,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离愁。紧随其后的“鸾瘦舞腰双绶缓”,则用鸾鸟的舞姿来映衬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锦书难寄北征鸿”表达了寄不出书信的无奈,仿佛情感的距离也如鸿雁般遥不可及。最后两句“芳菲韶景伴愁老,兰苑桃花落照红”则使整首诗在春的美丽中增添了一丝忧伤,春光虽美,却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与愁苦的加深。
整首诗以春为引,交织着对美好与离别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人生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孤独,同时也感叹时光流逝带来的愁苦与无奈。诗人在春光中感受到的愁绪,体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阳春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冯时行
D. 白居易
诗中“锦书难寄北征鸿”中的“北征鸿”指的是什么?
A. 远方的亲人
B. 归来的燕子
C. 旅行的船只
D. 归来的信使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美好的春天?
A. 柳
B. 桃花
C. 海燕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阳春曲》相比,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更强调了孤独感与对酒的寄托。冯时行的诗则在春天的美景中融入了对远方征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阳春曲》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优美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