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5:0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5:03:50
城下闻夷歌
作者: 陈羽 〔宋代〕
犍为城下䍧牱路,
空冢滩西贾客舟。
此夜可怜江上月,
夷歌铜鼓不胜愁。
在犍为城下的夹道上,
空荡荡的冢滩上停着贾客的船只。
今晚的江上明月真叫人怜惜,
听着夷族的歌声和铜鼓声,心中感到无尽的愁苦。
该诗虽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提到的夷族歌声和铜鼓,承载了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背景,反映出南方地区多元的文化景观。
陈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社会风俗为题材,常有感伤情怀。
诗作背景可能与陈羽的游历有关,反映了他在旅途中对沿途风景和人文的观察。同时,诗中提到的月亮和夷歌,暗示了对异域文化的感受和思考。
《城下闻夷歌》通过描绘犍为城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感慨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空旷的夜晚,夹道上的贾客船只静静停靠,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这种寂寥的氛围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后两句则转向对月亮的描写,月亮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激发了诗人对过往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慨。
“夷歌铜鼓”是诗中情感的核心,夷歌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感伤与无奈。通过对夷歌的描写,诗人触及了与他相对立的文化与情感,显得更加深沉。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使得诗中的愁苦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是对社会和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反映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犍为城下”的“犍为”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夷歌”代表哪个民族的音乐?
“此夜可怜江上月”的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