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46
梅清清入骨,梅贵贵于玉。清贵自贞静,避俗如避毒。所以坐与卧,多在空山曲。无如空山中,亦少幽人躅。折梅梅不嗔,咏梅梅欲哭。寄言作诗人,泾清以渭浊。梅乃真伯夷,耻不食周粟。欲咏宁伐之,可杀不可辱。
梅花的清香沁入骨髓,其珍贵超过玉石。清香和珍贵本是贞洁和宁静的象征,避开世俗就像避开毒药。因此我常常坐着或躺着,多是在曲折的空山中。然而在空山中,也很少有人迹。折下梅花,梅花不生气;吟咏梅花,梅花却似乎要哭泣。寄语那些写诗的人,清澈的泾水与浑浊的渭水应有明显的区分。梅花就像真正的伯夷,耻于接受周朝的食物。想要咏唱梅花,宁可杀掉也不愿受辱。
作者介绍:王世桢,明代诗人,生于嘉靖年间,以诗、词、文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用典故表达深意。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世桢与友人游历梅林时,受梅花的高洁品格启发,表达对世俗的看法与对清高品德的推崇。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诗的开头便以“梅清清入骨,梅贵贵于玉”描绘了梅花的清香与珍贵,直接引导读者进入一种高雅的意境。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梅花与世俗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贞洁与宁静的礼赞,强调避俗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折梅梅不嗔,咏梅梅欲哭”,既表现了梅花的柔情,也暗示了对世俗的哀叹,透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后面的“寄言作诗人,泾清以渭浊”则是对诗人身份的自省,提醒后辈在创作中要保持清白与高尚。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巧妙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品德的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具有很强的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梅花展开,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理想的体现,进一步反映出在复杂社会中坚守自我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梅乃真伯夷”中的伯夷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世桢与李清照的梅花意象,两者均将梅花视为高洁的象征,但王世桢更强调避俗与个人品德,而李清照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