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仪凤》

时间: 2025-05-01 02:03:28

诗句

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

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

低昂多异趣,饮啄迥无邻。

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

闻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

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3:28

原文展示:

仪凤
作者: 杨嗣复 〔唐代〕

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
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
低昂多异趣,饮啄迥无邻。
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
闻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
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只来自四面八方的威风凛凛的凤凰,突然来到这里。它在阳光下的朱色光辉中翱翔,迎着风展翅,羽毛显得格外新鲜。凤凰的飞行高低起伏,展现出多样的风姿,饮水和啄食的姿态各不相同。如今它在乡野间飞翔聚集,仿佛传达着《河图》的意境,暗示着高尚的道理。听到美妙的乐声,便知晓有鼓乐的舞蹈,偶尔也会有圣明的愿望在空中徘徊。人们的家屋初始都是相同的风俗,恩泽降临在大地之上,犹如击打着土地,带来生机。


注释:

字词注释:

  • 帝泽:指帝王的恩泽,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恩惠。
  • 威凤:威严的凤凰,象征着吉祥和祥瑞。
  • 朱光:红色的光辉,指太阳的光辉。
  • 翠羽:翠绿色的羽毛,象征美丽。
  • 低昂:指飞行时的高低起伏。
  • 饮啄:指鸟类饮水和啄食的动作。
  • 郊薮:野外的草丛和树林。
  • 河图:古代传说中的图案,象征着天命和理想。
  • 闻韶:指听到韶乐,古代乐曲,象征美好与和谐。
  • 击壤:指用手击打土地,象征对土地的恩泽。

典故解析:

  • 河图:传说中伏羲所得的图案,象征着宇宙的法则与人间的道德。
  • 韶乐:古代音乐的代表,常与和谐、圣明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嗣复(约公元785年-约公元835年),字子美,号青丘,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参与政务。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和社会理想为题材,表现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创作背景: 《仪凤》创作于唐代,正是盛唐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借助凤凰的形象,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仪凤》是一首充满诗意与理想色彩的古诗。诗中以凤凰为主线,象征着高贵与祥瑞,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便以“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引入,强调了凤凰的威严与尊贵,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天命的降临。接着,诗人通过“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的描绘,展现出凤凰在阳光下翱翔的美丽姿态,令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社会的思考,尤其是“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表达了对人们共同生活与分享恩泽的期望。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社会理想,构建出一个和谐而美好的世界,令人深思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八方该帝泽:四面八方都受到了帝王的恩泽。
  2. 威凤忽来宾:威严的凤凰突然来到这里。
  3. 向日朱光动:在阳光下,红色的光辉闪动。
  4. 迎风翠羽新:迎着风展翅,翠绿色的羽毛显得格外新鲜。
  5. 低昂多异趣:飞行的高低起伏展现出不同的风趣。
  6. 饮啄迥无邻:饮水和啄食的姿态各不相同,没有邻近的鸟儿。
  7. 郊薮今翔集:如今它在乡野间飞翔聚集。
  8. 河图意等伦:仿佛传达着《河图》的意境,象征着高尚的道理。
  9. 闻韶知鼓舞:听到美妙的乐声,便知晓有鼓乐的舞蹈。
  10. 偶圣愿逡巡:偶尔也会有圣明的愿望在空中徘徊。
  11. 比屋初同俗:人们的家屋初始都是相同的风俗。
  12. 垂恩击壤人:恩泽降临在大地之上,犹如击打着土地,带来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凤凰比作高贵的象征,体现其尊贵性。
  • 拟人:赋予凤凰情感与动作,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凤凰为中心,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对自然、理想生活的挚爱,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凰:象征着吉祥、高贵和理想。
  • 阳光:代表光明与希望。
  • 翠羽:象征美丽与生命力。
  • 河图:象征理想与道德法则。
  • 乐声:象征和谐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仪凤》一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嗣复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河图”象征什么?

    • A) 美食
    • B) 天命与道德
    • C) 战争
    • D) 景色
  3. 诗中“饮啄迥无邻”表达了什么?

    • A) 独立与自由
    • B) 竞争与冲突
    • C) 和谐共处
    • D) 忘我

答案:

  1. B) 杨嗣复
  2. B) 天命与道德
  3. A) 独立与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煜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诗词对比: 对比《仪凤》与李煜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两首诗都以凤凰为象征,但杨嗣复的作品更侧重于理想与社会的和谐,而李煜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孤独。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处理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形式与内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宋徽宗画栀禽 露坐 招韩伯清泛湖 其二 招韩伯清泛湖 其一 小游仙词 其八 小游仙词 其七 小游仙词 其六 小游仙词 其五 小游仙词 其四 小游仙词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鼾的词语有哪些 求之有道 鬻矛誉楯 干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春风一度 自成机杼 杨岐 己字旁的字 帘幌 经风雨,见世面 草字头的字 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荆的词语有哪些 相里 止字旁的字 穷极 敢作敢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