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终诗》

时间: 2025-08-09 12:15:41

诗句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5:41

原文展示:

临终诗
作者: 孔融 〔两汉〕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白话文翻译:

多言往往导致事情的失败,器具漏水让人痛苦无比。
河流决口源于蚂蚁的洞,山崩是因为猿猴的洞穴。
涓涓细流的江汉水,天窗直通冥冥之中。
谗言与邪恶损害了公正,浮云遮蔽了明亮的太阳。
没有忠诚的言辞,繁华最终是空虚的。
人心多变,如何能够统一呢?
三个人聚在一起就如同形成一只虎,浸泡在胶漆中难以分开。
生存中有太多的忧虑,长眠之后万事皆了。

注释:

  • 言多令事败:多言往往导致失败。
  • 器漏苦不密:器具漏水令人痛苦。
  • 河溃蚁孔端:河流决口是因为蚂蚁的洞穴。
  • 三人成市虎:比喻人多则形成强大的危害。
  • 长寝万事毕:长眠后所有事情都将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文人,善于诗词,擅长辞章,曾任官职。孔融以其才华和直言不讳著称,因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创作背景:

《临终诗》创作于孔融临终之际,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心复杂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临终诗》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诗,作者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便以“言多令事败”点明了多言的风险,紧接着用“器漏苦不密”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接下来的自然景象描写,如“河溃蚁孔端”和“山坏由猿穴”,隐喻了人类微小的言行对大局的影响,显示出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人心的阴险,生动地描绘出谗言对公正的破坏。随后的“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则反映了对虚华的批判,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最后两句“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释然。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世事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人心的敏锐洞察,既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又展现了作者的智慧与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言多令事败:多言会导致事情失败,揭示沟通中的风险。
  2. 器漏苦不密:器具的漏洞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痛苦,隐喻人心的不可靠。
  3. 河溃蚁孔端:自然的破坏可以由微小的因素引发,象征着一言一行的重要性。
  4. 山坏由猿穴:同样是强调小事对大局的影响。
  5. 涓涓江汉流:平静的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6. 天窗通冥室:生与死的界限模糊,死亡的不可知。
  7. 谗邪害公正:谗言与邪恶行为破坏公正。
  8. 浮云翳白日:浮云遮蔽了阳光,象征着真理与正义的被遮蔽。
  9. 靡辞无忠诚:空话无实质,缺乏忠诚。
  10. 华繁竟不实:繁华的外表下隐藏着空虚。
  11. 人有两三心:人心多变,难以统一。
  12. 安能合为一:人心难以集中。
  13. 三人成市虎:众人合力可成巨大威胁。
  14. 浸渍解胶漆:比喻关系的复杂与难解。
  15. 生存多所虑:生活中充满忧虑。
  16. 长寝万事毕:死亡之后一切结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河溃蚁孔”和“山坏猿穴”比喻微小原因引发大后果。
  • 对仗:句式对称,如“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 排比:整首诗多次以短句形式排比,增强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洞察,强调了诚实、忠诚的重要性,并警示人心的多变与世事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言语:象征着沟通与信任。
  • 河流、山: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流动。
  • 云、日:象征真理与光明,反映出社会的阴暗。
  • 胶漆: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孔融在《临终诗》中强调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多言的风险
    C. 自然的和谐美
    D. 社会的富裕

  2. “三人成市虎”的意思是? A. 三人能成就大事
    B. 三个人容易形成威胁
    C. 三人会成为朋友
    D. 三人一起会失败

  3.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的渴望
    B. 对死亡的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临终诗》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更多反映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后者则是对自然和思乡情的抒发。两者均有深刻的情感表达,但主题和意象选择不同。

参考资料:

  • 《汉诗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孔融传》

相关查询

高阳台 戊辰岁除 高阳台 艺园话旧 高阳台 除夕遣怀 高阳台 秋日登越秀山红棉寺感赋 高阳台 喜得左羽、义山都门札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望海潮 王息存小象,岩际一神女捻芝,翩然欲下。扇存余箧十年,题寄 望海潮 望海潮 题水仙扇面 望海潮·云协天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差旅 包含缪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百思不得其故 阵马风樯 包含快的成语 亏累 四字头的字 功成身退 龙榻 麦字旁的字 包含梳的词语有哪些 五月披裘 尣字旁的字 驰币 回嗔作喜 宛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