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25
临终诗
作者: 孔融 〔两汉〕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多言往往导致事情的失败,器具漏水让人痛苦无比。
河流决口源于蚂蚁的洞,山崩是因为猿猴的洞穴。
涓涓细流的江汉水,天窗直通冥冥之中。
谗言与邪恶损害了公正,浮云遮蔽了明亮的太阳。
没有忠诚的言辞,繁华最终是空虚的。
人心多变,如何能够统一呢?
三个人聚在一起就如同形成一只虎,浸泡在胶漆中难以分开。
生存中有太多的忧虑,长眠之后万事皆了。
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文人,善于诗词,擅长辞章,曾任官职。孔融以其才华和直言不讳著称,因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临终诗》创作于孔融临终之际,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无奈和对人心复杂的感慨。
《临终诗》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诗,作者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便以“言多令事败”点明了多言的风险,紧接着用“器漏苦不密”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接下来的自然景象描写,如“河溃蚁孔端”和“山坏由猿穴”,隐喻了人类微小的言行对大局的影响,显示出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人心的阴险,生动地描绘出谗言对公正的破坏。随后的“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则反映了对虚华的批判,强调了忠诚的重要性。最后两句“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释然。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世事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人心的敏锐洞察,既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又展现了作者的智慧与才华。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人性复杂的洞察,强调了诚实、忠诚的重要性,并警示人心的多变与世事的无常。
孔融在《临终诗》中强调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多言的风险
C. 自然的和谐美
D. 社会的富裕
“三人成市虎”的意思是?
A. 三人能成就大事
B. 三个人容易形成威胁
C. 三人会成为朋友
D. 三人一起会失败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的渴望
B. 对死亡的无奈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