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4:48
九重城里无亲识,
八百人中独姓施。
弱羽飞时攒箭险,
蹇驴行处薄冰危。
晴天欲照盆难反,
贫女如花镜不知。
却向从来受恩地,
再求青律变寒枝。
在九重城中,没有一个熟悉的亲朋好友,
在八百人中,只有我姓施。
像弱小的羽毛在空中飞翔时,箭矢如雨般危险,
像跛驴在薄冰上行走,处境极其危险。
晴天想照亮盆子却无法反射,
贫女如花的镜子却不知道她的美。
我只能向曾经受到恩惠的地方,
再请求青色的律令变成寒冷的枝条。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诗歌表现情感细腻与社会现实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的冷暖,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
《上礼部侍郎陈情》是在施肩吾身处困境时写的,表达了他对权势的无奈和对过去恩惠的依赖。这首诗可以视为对个人困境的自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命运的漠视。
《上礼部侍郎陈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的诗。诗人在开篇便直言“九重城里无亲识”,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自己在权力中心的孤独感。对比“八百人中独姓施”,更是突显了作者的孤立无援。接下来的“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身在险恶环境中的脆弱与无奈,既有对自身境遇的真实写照,也暗含对社会冷酷的批判。
“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两句则更深刻地揭示了美与贫困的对立,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是一种恳求和无奈,显示出对过往恩情的依赖,体现了求助与绝望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内容上则充满了哲理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思索。
整首诗歌集中表现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孤立和渴望帮助的情感,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冷漠的控诉,以及对昔日恩情的怀念与依赖。
诗中“九重城里无亲识”表达了什么情感?
“贫女如花镜不知”中“贫女”象征着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