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1:58
金浮图·甲申,一九四四年
黄金地。多罗罨翠。十部天龙,海幢清秘。
蓦阎浮藕孔兵尘沸。鸱吻嘘风,滴碎荒烟寒泪。
沉劫万方如寐。空王冷眼,阅尽人间世。
伊谁是。堂头阿字。拂子松枯,法华昙萎。
福场那处千秋寺。鹰爪依然,却问花开未。
花事几番荣瘁。游蜂去也,还又钻窗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金色光辉的地方,那里多罗的宝藏如同翠绿的云彩,十部天龙在此地安详而又神秘。忽然之间,战乱的尘埃如浮藕般弥漫,令人感到悲凉。风声呼啸,仿佛在低声呜咽,碎裂了那荒凉的烟雾与寒冷的泪水。
在这样的劫难中,万物似乎都沉沉入睡。空中的王者冷漠地注视着,目睹了人间的种种世态炎凉。究竟谁才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领袖?在堂前的阿字旁,拂尘的松树已经枯萎,法华的昙花也凋零了。
那福地何在,千年的寺庙依然伫立,却无人问津。鹰爪依旧坚韧,却在问花儿是否已再次绽放。花事几度荣枯,游蜂也已经离去,又再度钻入窗纸之中。
作者介绍:黄咏雩(1910-1977),字子安,号东洲,生于浙江。黄咏雩是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诗风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以此表达对祖国未来的迷茫与希望,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苦楚与期待。
《金浮图·甲申》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金色的浮图中,以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黄金地”和“多罗罨翠”的描写,呈现出一种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然而,随着“蓦阎浮藕孔兵尘沸”的出现,画面瞬间转变,战争的阴影与现实的残酷扑面而来。
在“沉劫万方如寐”中,诗人通过沉睡的意象,传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及沉重的感受,似乎在质问人们对现实的漠视。接下来的“堂头阿字”则引入了宗教的思考,暗示了寻求真理的艰难与复杂。
整首诗使用多样的修辞手法,如对比与象征,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象,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类的存在与内心的挣扎。最后“游蜂去也,还又钻窗纸”的回归,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失落中,也要继续追求那一抹花开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金地”象征什么?
“万方如寐”意指什么?
“游蜂去也,还又钻窗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